一支雪糕加入19种添加剂,有必要吗?
一支雪糕有19种添加剂,25克蛋糕含17种添加剂,中国人每天吃近百种添加剂,长期食用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特别是对儿童来说,危害尤其严重。
真相:
“数添加剂种数”热是个有趣的现象,因为正规企业一直都按国家规定把所使用添加剂的情况标注在商品包装上,现在却被当成负面新闻报道,难道消费者要选择无标识的“三无”食品吗?
事实上,一种食品中含有N种食品添加剂,只是意味着要达到生产工艺和口感的要求,需要这N种食品添加剂。以我爱吃的一款巧克力冰激凌为例,配料表中显示添加了乳化剂、增稠剂、甜味剂、色素、香精等十来种添加剂。它们都是干啥用的呢?
乳化剂多数是酯类物质,是为了提高原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这样在凝冻的时候才不会形成不均一的冰碴。同时乳化剂还会抓住原料中的脂肪小颗粒并形成类似丝瓜瓤那样的网络,锁住微小的气泡,最终形成柔软细腻的口感。
增稠剂顾名思义是让原料显得更黏稠,常用的包括黄原胶、卡拉胶、瓜尔胶等。它的作用是在凝冻的过程中改变水的结晶形态,反映在口感上就是雪糕和冰棍的区别。除此之外,它也可以提供饱满的质感,使得溶化的冰激凌仍然粘附在表面,而不是滴得到处都是。
过去冰激凌里甜味剂用的还很少,现在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作此尝试。原因在于冰激凌是高脂、高糖食品,容易造成能量摄入过多。用几乎不提供能量且成本较低的甜味剂替代传统的糖,也是为了健康的目的。有时多种甜味剂还会复合使用,使口味更接近传统的糖。
色素、香精则主要是满足大家对色和香的追求,而且使用它们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比方说蓝莓口味的雪糕,如果用果汁取代香精色素,成本更高且不说,企业可能需要使用更多的添加剂来平衡果汁中的成分对工艺的巨大影响。
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归根结底是要看用了多大的量和吃了多少,而和使用的品种数量没有必然联系。只要符合标准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如果你嫌添加剂太多,那就只能选择最朴素的冰棍,里面顶多会有点香精色素。如果连香精色素也无法容忍,那恐怕只能冲点糖水放冰箱里自己做冰块了。
至于消费者担心的“用的防腐剂竟有4种之多”,这其实也都是工艺的需要。防腐剂尽管都产生抑制微生物繁殖的效果,但不同品种的防腐剂作用机理上有差异,复合使用的话,在抑菌效果上会产生“协同效应”,也即“1+1>2”的效果。也就是说,同样的防腐效果,多种防腐剂同时使用时,总的使用量其实更少。相反,如果防腐剂“单打独斗”,微生物家族就容易出现“漏网之鱼”,如果完全不用防腐剂,你的肚子被微生物打败的可能性更大。
比如在一项对橙汁的研究中,3种防腐剂(山梨酸钾、Nisin、EDTA)无论谁单独出现都无法对微生物产生足够的打击,在存放14天后抑菌率都降到95%以下,而“三管齐下”再配合少量维生素C,就能造成微生物家族几乎全灭,即使存放21天抑菌率也依然高于99.5%。如果欲以其中一种防腐剂实现这样的效果,使用量将远大于复合使用的总量。
从另一个角度说,各大食品企业的研发部门都在竭尽所能寻找最合理的配方,既满足工艺需要,符合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又能控制成本。试想一下,在达到同样的工艺目的之前提下,企业是愿意多添加增加成本,还是尽量少添加控制成本呢?答案应该显而易见。
结论:
对于消费者来说,不必过多担心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应该通过舆论和监管者督促企业合理使用。消费者首先要做的是选择正规厂家的食品,从正规的超市、市场购买食品,这是最基本的保障。第二,使自己的食谱丰富起来,品种的丰富不仅仅可以使营养摄入更全面,也可以摊薄食品安全风险。第三,学会看营养标签,了解均衡营养的知识,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实现健康的目的。 (文/CFSA_钟凯,食品安全博士) (连载三十一)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8-04)一根雪糕含几十种添加剂 选购雪糕讲究多
- (2014-08-18)雪糕融化速度与添加剂含量无关
- (2014-08-29)颜色鲜艳的雪糕最好少吃 添加剂过多
- (2015-04-13)消费者大呼伤不起 瑞华陷雪糕"添加剂门"
- (2015-05-27)让你蒙圈!雪糕包装上的添加剂形如天书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