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松:食品安全保障正转向高度关注健康安全问题
4月1日,由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北京食品监管部门、首都食品安全领域专家及相关企业参加的“世界卫生日·北京在行动”主题活动在京举行,围绕2015年世界卫生日主题“食品安全”向社会广泛传导食品安全信息。图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胡小松教授发言。
胡小松:食品安全实际上是全社会的公共安全管理问题。今年的世界卫生日确立“食品安全”为主题,是符合我国乃至全球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要求以及公众的需求。对此,我主要想谈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吃饱,吃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离开了这样一个背景,恐怕就很难谈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第二,保证食物的丰富、营养或者叫做基础营养:像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这样两个重大的平台跨越以后,新世纪以来的今天,应着重解决的问题是更高层次上、更严要求上的、更与世界接轨的,比如说标准质量保障、接轨等前提下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问题。所以,我想这恰恰让我感受到这30年从吃饱到吃好,到吃的更加安全、更加健康的10多亿人的跨越。我经常在想恐怕要谈一谈自信的问题,就是有非常强的自信,对我们的食品产业的自信、对我们的道路行走这30年,改革开放道路的自信,同时对我们未来的自信。
2010年中国的食品工业产值突破1万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 造业。这个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有句话叫做过去20年中国的食品工业是以2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快速增长才能保证我们13亿人吃到更方便、更美味、更营养、更安全、更健康的食品。这要感谢我们在座的食品工业界的朋友。恰恰是我们食品工业界优秀的企业家、企业,带领着几千万乃至上亿的员工完成这个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同时大家注意到,2014年,食品产业总产值销售收入接近11万亿元。2015年肯定会突破12万亿元。那么这样一个产业的背后是什么?大约是3亿农民生产的食物,或者叫做食品原料。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最大的,也是全球最大的民生产业。为我们13亿人,乃至全球66亿人,我们要高度呵护、爱护,当然也要监督好这个产业。因为我们每天有2亿美元以上的食物出口到世界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所以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关系到全球。食品工业不仅是最大的民生产业,更是朝阳产业。我对此充满信心。最后,当我们去梳理、回顾从吃饱到吃好到吃健康,到今天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控制,整体的食品安全在过去十年发生了完全质的飞跃。这也可以用大量的数据证明我们的食品安全状况是值得飞跃的,是越来越好的。
最后,也请大家要高度关注食品工业产业转型问题。食品安全保障问题现在正在转型为更加高度关注健康安全问题及营养安全问题,该问也成为全球包括美国和欧洲更加关注的人类营养安全和健康安全问题。我们整个学科科技界和整个工业界已经高度关注更加健康、营养的食品产业的发展。我也非常高兴的向各位介绍北京市政府已下决心,并正式批准由北京市教委投资在未来每年投资一个亿在中国农业大学建立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中心,这个计划将会持续10年。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工业界、科技界和我们的政府已经在谋划下一步人类的公众营养健康、安全问题,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20)食品安全责任险“突围”强制立法或成契机
- (2014-06-20)遇食品安全问题过半消费者不维权
- (2014-06-20)舌尖问题屡禁不止 食品安全靠什么“打黑”
- (2014-06-20)食药总局解读近期食品安全热点传言
- (2014-06-21)2014中国食品安全诚信宣言大会暨首届食品诚信联盟峰会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