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营养与安全是民生的永恒主题
一、食物安全与营养工作面临着挑战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食物供给问题,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全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及时将工作重点放在了食物营养与安全上,并将其纳入了“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但毋庸讳言,在我国耕地不断减少、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气候影响加剧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13亿多人口吃得营养与安全的问题,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保障食物安全难度加大。目前,我国食物数量安全已基本得到保障,但区域性和结构性供给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常常引起公众担忧和不满。面对数十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和数百万家食品经营主体,以及难以数计的小作坊、小摊贩等经营单位,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工作量大而复杂。再加上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市场秩序、食品认证、食品检测体系还不够完善,彻底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居民营养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就《纲要》落实情况分别到黑龙江、吉林、山东、安徽四省进行了调研,有三种情况应引起我们高度警觉。一是慢性疾病趋重化。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呈加速增长态势。1958—1959年高血压患病率为5.11%、1979—1980年为7.73%、1991年为13.58%、2002年为18.8%,2013年黑龙江省抽样调查患病率已达29.2%。众所周知,慢性病是导致过早死亡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原因。世界银行调查报告表明,中国每年死亡人数中80%是慢性病所致。按现有慢性病发展趋势,预计到2030年,中国40岁以上患慢性病人数将增加2—3倍,其中糖尿病增加4倍。二是营养性疾病趋向年轻化。一方面由于营养过剩或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导致年轻人患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比重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患糖尿病的比例为1.9%,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5%)4倍左右,在不满17岁的孩子中有1/3出现了至少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另一方面,青少年营养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的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更为严重。黑龙江省的调研结果显示,九成青少年学生对蔬菜、水果、鱼虾、乳品的摄入量不足。三是营养性疾病趋向多样化。营养性疾病主要是由过去的营养不足转变为营养过剩所引起的,据第四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患有高血压的比例达18.8%、高血脂比例18.0%、糖尿病比例9.7%。营养过剩还导致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胰腺炎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相对而言,营养缺乏性疾病,如贫血、佝偻病、发育迟缓等发病率有所降低,但微量元素的缺乏情况较为普遍,尤其是钙和磷的摄入不足。
二、食物安全与营养工作亟待战略性转变
形成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不佳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性疾病已由过去的“饿出病”发展为现在的“吃出病”,即营养过剩导致相关疾病高发。二是生活方式不健康,我国居民年体检率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比重较少,以及高吸烟率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原因之一。三是健康科学知识普及滞后,特别是膳食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均较低,相当一部分人群习惯于原有陋习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使慢性疾病常有发生。
但从根本上看,我国食物生产、消费、营养由不同部门管理,三者难以协调同步,是导致当前食物与营养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深层原因。突出表现在粮食、畜产品、果蔬等主要食物供需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等问题造成市场波动频繁;主要食物生产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多品种、个性化需求,常常出现短缺与过剩并存;食物生产与居民营养需求相脱节,既造成农业资源的浪费,又使得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也就是说,政府通过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为居民提供了廉价的食物,但由于膳食营养结构不平衡,导致慢性疾病不断发生,政府又不得不对医疗系统提供补贴。因此,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工作亟待进行战略性转变。
由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决定营养,向营养决定消费、消费决定生产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我国居民膳食营养水平,要充分发挥市场对食物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决定性作用,扭转传统的“生产什么、就吃什么”的局面,逐步建立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即由居民营养需求决定食物需求量和需求结构,由食物需求量决定食物的生产量。进一步探索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农业生产要素和市场信息的优化配置方式,以此为契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由吃得饱、吃得好,向吃得科学转变。实践证明,居民预防和控制营养缺乏、营养过剩和营养相关疾病,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营养知识和健康的营养消费理念。我国城乡居民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都较低,主要表现为摄入不足、膳食过量和过分追求食物精细化与贵重化三个方面,忽视营养结构合理搭配,再加上饮食不科学,从而造成营养性疾病高发。因此,在坚持食物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的同时,还要把科学饮食放到同等重要地位,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还要吃得科学。
由传统农产品生产向高端农产品生产转变。随着全社会食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必须顺应人民要求和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规定,大力发展安全优质、有品牌的食用农产品。把无公害农产品作为市场准入的基本条件;扩大总量规模,加快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突出区域生态优势,适度发展有机食品。使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农产品和食品的市场份额稳步提高,具有地域性特色优质农产品的品牌不断增加。
由初级农产品销售向加工食品转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营养均衡、方便快捷的加工类食品备受青睐。这就意味着,我国长期以提供初级农产品作为食品原料的营销方式,将被多层次、多品种、多样化的半成品和成品加工食品所取代,我国食品加工业面临大发展的机遇。为此,要增强对主食加工化营养的指导,制定米、面等主食产品加工标准,推进主食工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快发展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调理食品、休闲食品等新型食品工业。
由追求单项农产品营养向追求结构性配餐营养转变。调研发现,我国部分居民具备了一定的膳食营养知识,但大多偏向于对单项食物营养价值的了解,觉得什么有营养就要多吃,没有营养就少吃或不吃,不能真正掌握合理的膳食营养结构中各项食物营养的比重,导致膳食营养结构不合理。根据《纲要》发展目标,我国居民吃什么、吃多少都有了新的量化指标,这些指标是膳食搭配的参考值,应根据自身情况,通过营养配餐进行合理的增减或取舍。吉林省部分高等院校,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标准,制作多种合理膳食结构的营养餐,供用餐者选用,这种方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实践表明,营养配餐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加强食物安全与营养工作要综合施策
随着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明显提升,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强,为食物与营养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与空间。需要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下大气力,综合施策,以市场需求的强劲动力推动食品安全与营养工作跨上新台阶。
政府要将持续改善食物安全与营养作为重点工作。确保十几亿人口的食物供给和营养改善,是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必须要优先考虑的大事。由于目前我国政府对农业、营养、卫生等管理部门分设,导致农业与营养发展脱节,食物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不协调。各级政府应通过设立多部门参与的食物与营养发展指导咨询机构,把食物与营养工作作为关心群众、改善民生的大事来抓。国家应将食物安全和居民营养健康水平作为评价工作政绩的考核内容。
加快《纲要》各项内容的具体落实。地方政府应按照《纲要》确立的目标、任务和重点,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当地食物与营养发展实施计划。要坚持食物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发展方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稳定提高食物数量供给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优质食物生产,逐步形成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要通过实施专项营养改善计划,保障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孕妇与婴幼儿等特定人群,以及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流动人群集中及新型城镇化等特定地区居民的膳食营养水平,降低营养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
让人们熟练掌握食物与营养的科学知识。实践证明,居民要防控营养缺乏、营养过剩和营养相关疾病,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营养知识。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在中小学开设食物营养与健康知识课程,学校食堂应配备专、兼职营养师。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科学平衡膳食、戒烟限酒、全民健身等常识教育;限制高脂、高盐、高糖等不健康食品广告的片面宣传;研究设立“公众营养周”。三是规范现有宣传渠道,加强对各类媒体的监督管理,对有关营养健康的出版物和宣传品,建议实行专家审核制。
加快营养配餐制的推广应用。营养配餐制就是通过对食物原料与食品制成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开展营养配餐设计,形成合理膳食的系列营养食谱。地方政府应明确有关部门试行以集体、单位、学校、社区等公共餐饮部门为载体,实行公共供餐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广营养配餐制的应用。(作者: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8-15)新“国十条”:食品安全将上强制险
- (2016-04-27)番禹政协大会发言聚焦民生 关注食品安全
- (2014-09-19)中国,食物垃圾“闹”革命
- (2015-01-26)破解:关于豆浆与食物相克谣言
- (2015-04-20)交警提醒:“解酒食物”防查酒驾不可信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