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冷链物流成被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
为什么从美国坐船来到中国的进口食品,新鲜度比国内的还要好?
【产业·公司】冷链物流:被忽视的食品安全大隐患
“为什么有些冰淇淋会变形,有些速冻水饺表面上有冰块?这说明食品在运输、仓储过程中化了又冻,冻了又化。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造成细菌的加速繁殖。”,“从美国坐船来到中国的进口食品,新鲜度比国内的还要好。”3月2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下称“中物联”)冷链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在“2015开利运输冷链物流校园行”的活动会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
冷链物流这个词,对很多人来说都很陌生,但殊不知它与我们的食品安全息息相关,尤其是上面提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冷链物流在国内和国外之间的巨大差距导致的,而冷链物流的薄弱直接威胁到我们的食品安全,更可怕的是,直到现在它还在被我们忽略和忽视。
食品安全警示冷链物流
秦玉鸣表示,冷链在整个大食品行业中是一个交接棒的环节,中间不能断,执行过程也不可逆,对全程温度的要求和时效的要求也会更高。“之前提到食品安全的时候,媒体和政府更多地关注我们的生产企业、超市、餐馆他们的食品是不是安全,而没有人关注到冷链物流与食品安全的关系,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速冻和生鲜食品,都是用常温车,甚至在不合格的冷库中储存。我们的速冻食品生产企业,也从来不提他们的冷链物流到底是什么样的。”
据统计,我国居民家庭对易腐食品的消费占比超过30%,但大部分人还认识不到温度变化对于食品安全的影响—温度每升高6℃,食品中细菌生长速度就会翻一倍,货架期缩短一半。以冷鲜肉为例,假如始终处于0℃~4℃低温环境中,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繁殖都能被抑制,肉毒梭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分泌的速度也会大大降低。不过,一旦任何环节的环境温度上升,细菌就会加速繁殖。
秦玉鸣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造成细菌的加速繁殖。”
中物联副会长崔忠付告诉记者,易腐食品全程的运输、交接和储存都要求在冷链环境下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新鲜度以及营养度。但由于我国冷链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农产品都是在没有成熟的情况下被采摘后通过常温运输到消费地,“原产地的新鲜品质大打折扣,因而丧失了其最宝贵的价值。”
“我国果蔬冷链流通率仅为10%,而果蔬损耗率则高达30%,如果将果蔬损耗率从当前的30%降到5%,那么每年可节约1000多亿元。”崔忠付告诉记者。
秦玉鸣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因为冷链物流发展慢,国内进入生鲜电商行业的企业少,致使很多跨区域的销售难以实现。“(以前)从美国坐船来到中国的进口食品,新鲜度比国内的还要好。原来很多进口食品不敢进入中国,也是因为我们的冷链物流非常差 。目前可以进入中国了,很大比例是通过生鲜电商实现的。”
人才断档制约行业发展
随着国内生鲜电商突飞猛进的发展,冷链物流的需求非常迫切。不过,硬件易配但软件难求,据记者了解,国内几家生鲜电商纷纷花重金进口了国外先进的制冷设备、冷藏车等等硬件设施,但是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瓶颈在人才。
据中物联教育培训班主任郭肇明掌握的物流行业人员数据,全国每年有20万的物流专业院校毕业生,但是每年新增的物流岗位却有130万之多,“尤其是冷链物流人才。”他说。
郭肇明告诉记者,根据2014年对全国高职院校开设冷链物流及相关专业情况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高职院校中仅有一所高职院校开办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专业,本科、中职院校中开设冷链物流专业的院校数量也是屈指可数。由于缺少足够的专业人才,冷链物流行业从物流高端规划、管理,到一线运营、操作人员等都面临“招人难,用人难”的问题。
九城集团旗下生鲜电商网站沱沱工社的人力资源总经理吴松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生鲜电商行业进入成长期,每年招聘的人数都在倍增,但是由于冷链物流和传统物流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国内的物流人才大部分只懂得常温物流的操作流程,所以企业所需人才不好招。
“只能通过培养。”吴松志说,“冷链物流大致需要两种人才,普通工人和专门做冷链物流的高端人才。传统物流工人的培养很快,但冷链物流工人的培养问题很大,比如生鲜货品运输过程中要温柔对待,规范性和安全性要求更高,即便之前有传统物流经验的,也要3-4周时间的时间才能上手。普通工人的流动性也非常大。”
“当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太快,专业人才非常紧缺,而我国很少有相关院校可以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冷链物流人才,企业用人更多只能从基础培养,时间太长,从而造成冷链物流人才断档。”秦玉鸣告诉记者。
“目前大部分开设冷链物流专业院校培养目标不明确,脱离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没有适应冷链物流业的课程体系,师资力量不足,学生缺乏实训环境,很难培养出冷链物流的可用之才。”郭肇明亦告诉记者,冷链物流行业缺少人才的情况,已是不争的事实,并成为制约我国冷链物流快速发展的瓶颈,亟待突破。
寄希望于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在秦玉鸣看来,相较于2012年的“热闹非凡”、2013年的“稳中有进”,2014年是我国冷链物流真正快速发展的一年。生鲜电商的崛起赋予了冷链产业新的商机。
开利运输冷冻(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冷冻冷藏设备公司,见证了中国冷链物流的发展。总经理陆景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前20年中国的冷链物流市场非常的不景气,所在的冷链物流产业基础非常的薄弱,所以直到目前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都还很明显,物流人才教育培养也无法跟上产业发展步伐,企业为了留住人才只能简单粗暴地加工资,所以仓储经理月薪甚至高达2~3万元。”
“中国人口多,冷链运输的量就非常大,但是冷链运输规模却非常小。作为刚起步的朝阳产业,人才远远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进程。”陆景璟坦言,“我们就是希望能用巡讲的方式来推广冷链物流的理念,让学生了解到行业最前沿的发展状况,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明确冷链市场的发展空间,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做好长期职业规划,以解决冷链发展中人才稀缺的短板问题,促进行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3月20日,由中物联与几家企业联合主办的“2015开利运输冷链物流校园行”第二次走进校园,来自行业一线的40所知名企业和专家走进全国20所院校开展巡讲,传播冷链知识,加强学生对于冷链行业的了解,搭建起校企冷链人才合作平台。
“去年的校园行互动现场,甚至有同学因表现突出而被企业老总破格招到麾下的。”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说。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5-06-02)冷链服务国标《评估指标》 7月1日正式实施
- (2015-07-20)北京食药监将冷链食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
- (2015-11-12)中国冷链物流行业50强企业评审会在京召开
- (2015-12-14)范端炜:2015年是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分水岭
- (2015-12-15)刘京:2015冷链运行现状与2016发展趋势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