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两会总结:“食品安全”问题怎么说

2015-03-16 13:32:26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全国两会,如果不谈食品安全的话题那是不可能的。3月8日,“两会议食厅:2015年两会代表委员食品安全恳谈会”在京举行。

  从2012年至今,“两会议食厅”活动已举办三届。今年,来自食品行业的多位代表委员、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食品行业专家及科技界人士,就“中国食品安全形势如何面对‘新常态’”的主题展开了深度讨论,讨论话题则围绕《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保险、食品药品安全科普教育等热点展开。

  陈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副司长)

  《食品安全法》最快或上半年出台

  2014年的6月和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议就《食品安全法》分别进行了一审和二审,预计今年上半年,可能出台这个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

  此次修订,更加突出预防为主。一是增加了食品安全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新的《食品安全法》里专门有原则的条款;第二是完善了一些基础性制度,包括监测计划、监测结果通报,明确了风险评估;第三是增加了全过程的控制;第四是增加了食品安全自查自检,在预防为主的全过程控制中,企业要实行自查制度。

  在创新监管方式上,增设风险分析管理制度,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责任约谈制度,实行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公开公报制度,增设临时限样值和临时检验方法,细化食品安全责任追究的情形,对瞒报、谎报食品安全事故,国家规定查出的这些安全事故,不履行监管职责的,导致重大安全事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方面有了明确规定,同时强化了对新闻核实的引导。

  在严格法律责任方面,首先是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明确提出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其生产经营的食品安全负责。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追溯体系。对召回的食品,要采取无害化处理,预防再次流入市场。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责任。强化了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监管。要求生产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的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和其他特别专供特定人群食品的企业按照良好的生产规范来进行生产。

  此次修改在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方面增加了行政拘留,实行最严厉的问责制。这个问责是从企业问责,然后问责政府,然后问责监管部门,然后问责技术支撑部门,然后问责媒体。比如说对一些非法添加的、违法使用剧毒农药的,情节严重者将处行政拘留。在处罚方面,修改的《食品安全法》提高了行政罚款的额度。同时规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终身不得从事食品安全经营工作。此外,还增补了部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等。

  赖学佳:(全国人大代表、南方黑芝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农副产品应纳入《食品安全法》监管范畴

  《食品安全法》这次修改,涵盖了全程监管、加强惩罚的力度。但其实大量的农副产品或是农副产品的加工企业,监管上还是有些问题。因为上游农副产品的品质关乎下游食品企业产品质量,希望新的《食品安全法》考虑将其纳入监管范围,进行通盘监督和管理。目前农副产品仍属于《农产品质量法》管理范畴,相比于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现行监管办法在处罚等方面过于薄弱。上游农副产品本质仍属于食品,其品质高低对下游食品企业产品质量影响巨大。他希望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能将农副产品纳入监管范畴,进行通盘管理,避免出现“下游倒逼上游”的情况。

  高伏:(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巡视员)

  “新常态”下的食品安全要抓住工业环节

  “新常态”下,我们的食品安全工作要抓住工业环节,核心是围绕提升发展的质量,要在结构调整,新技术的运用,依法治业,加强自律检查,实施品牌战略,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做好工作。

  我国食品产业结构布局散、企业小、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还比较突出,调整产业结构要提高大企业、大集团、产业园区的比重,要加深和提升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的建设,要鼓励新的食品产业业态的发展,并且通过政府的规划、政策、标准等等手段来推进这方面的工作。在食品产业领域还要加深新型工业化的食品产业和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协同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加强全产业链的发展,加强原料基地、质量保障方面的建设。

  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就是更多地运用新技术、新资源、新原料来生产更安全、更好的产品。另一方面要依法治业,提升法律和制度的保障,加大《食品安全法》贯彻实施力度,让全行业知法、懂法、守法、学法、用法,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完善与法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同时建议,企业要加强自律,诚信经营,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软实力。

  严卫星:(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应形成社会共治

  食品安全整体向好态势,与公众认知成反比的主要原因,是风险交流工作还有不足。希望能通过企业界、科学界、媒体界共同努力,形成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局面。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属于稳中向好。各方为此也做了很多工作,公众应该对食品安全问题保持信心。保障食品安全需要形成一种社会共治的局面,这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风险交流。目前,风险交流还没上升到法律层面,而且政府在发布信息时也属于单向传播,只有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科学家、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媒体、政府与公众等形成互动,才能算是真正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

  建议将风险交流纳入法律层面,并且在风险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建立起配套的制度体系、工作网络。

  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

  食品安全态势向好舆论趋于理性

  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态势整体向好,社会舆论正趋于理性客观。但对于食品安全热点事件,仍需用科学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对于时下关注度较高的食品安全科普,我想提几点建议:

  第一,政府要重视和主导,要加强食品营养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的科普。现在我们很多大人,也缺乏最起码的食品营养知识。

  第二,食品领域的科学家应主动、客观、公正地参与食品科普,解决食品安全的热点事件,普及食品安全的知识。但要在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不能不懂装懂,不能强词夺理。

  第三,大企业要带头做科普,并且把科普体现在产品中。要告诉消费者生产的食品里面有什么,但不要说食品里面没有什么。比如,某一种食品当中没有食品添加剂,那完全是可能的,没有必要炫耀。

  对于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要通过加强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由此来提高消费者的科学素养、法律素养。

  范现国:(全国人大代表、今麦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企业要生产出“可以给自己孩子吃”的食品

  企业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要做到“守住良心底线”;在把好原料选择,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学会用科技手段提高产品价值,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是系统工程,其中原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企业要生产出“可以给自己孩子吃”的食品,不能出现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原材料选择的情况。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以方便面产品为例,简单增加售价,不会让消费者感觉到产品应有价值。今麦郎今年下半年要推出一款颠覆性的方便面产品,我的孩子也在参与产品试吃,希望产品出来后大家多提意见。

  说到近来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教育话题,我认为,食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希望通过在中小学开展食育教育,提高青少年儿童食育知识,促进全社会对食品安全事件的理性看待,避免出现因不当食品安全信息出现造成恐慌情绪。食品安全是一个专门的学科,如果对这个学科不了解,就会出很多问题。所以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就像足球一样,应该从娃娃抓起。食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以方便面为例,就涉及原料的把关、添加剂和包装的安全等,这就需要相关知识的教育。如果把食品安全比喻为一条项链,项链上的众多珠子需要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而这根线就是食品安全知识,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政府监管部门,都需要掌握这些知识。

  食品安全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个别人故意炒作食品安全事故,是非常不道德的,实际上是故意制造恐慌。食品安全是一个比较专业的学科,不能随意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管理部门在发布信息的时候,也一定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陈君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

  舆论影响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重点

  《食品安全法》实施快六年,政府和食品行业做了很多事情。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政府下大力气整顿了乳品行业,乳品行业目前在产品质量安全上有了很大改观。但是,老百姓一点不领情。

  对于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的进步,公众的反馈仍然比较担忧。通过“金箔入酒”事件可以看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很高,而且正在影响主管部门的决策和监管重点。我们所取得的进步是真的,老百姓的感受也是真的。用风险交流专业名词来讲,这个信息的反差相当大,任何国家都没有这样一个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我不想做解释,我就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驱动了我们政府往这方面去投入。我们现在的政府不是没有规划、没有政策、没有方向,但是往往会受到舆论的左右。

  黄修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管局应急处处长)

  应从三方面正确评价农产品安全状况

  农产品到底安不安全,应该从执行的标准、安全情况趋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三方面判断。现在我国农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已经有八千多项,基本上能满足我们所有农产品保障安全的需要,而且很多标准的限量值比发达国家还要严。

  目前我国农产品安全状况已经有非常大的改善,第一是检测合格率,2001年是60%,现在是96%以上;第二是中毒事件的数量越来越少了。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看,我国农产品风险监测的网络已经非常健全——从2001年开始到现在,已经覆盖了绝大多数的城市、产区,基本上把所有的农产品都纳入了监测范围。为了解决农药残留问题,我国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一些地区建立针对农民施肥打药问题的专业服务机构,推动绿色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等。

  冯恩援:(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

  将建立餐饮服务平台进行齐抓共管

  餐饮业的食品安全保障,受上游原材料质量影响较大,与食品制作工艺、冷链运输等也有密切联系。2014年中国餐饮业零售总额实现了27860亿,增速为9.7%,2015年要冲破3万亿的零售总额目标。但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增速为24%,之后滑落到最低点:2013年的9%,去年,下滑的速度得到抑制,餐饮业在大众餐饮的拉动下,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未来希望有更多的餐饮服务平台出现,便于食品工业和餐饮服务业形成对接,达到齐抓共管的目的。

  李奇:(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提高食品行业准入门槛 加大农村地区监管

  政府部门在监管时应该将农村地区、小型企业、作坊式生产列为监管重点,并且提高准入门槛。《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以及政府部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都让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逐渐好转。但一些城市的边缘地区、农村地区,由于从业者素质不高、在食品生产规范上的把控不严等都容易造成一些食品安全问题。我建议,尽管政府鼓励创业,但监管部门仍需对食品行业准入提高门槛。“对涉及到人命关天的这种行业,还是应该有所谨慎,也希望我们规范管理上的制度建设,因为关系到食品安全的问题”。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食品安全 问题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