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不吃肥鱼” 戳中食品安全信心软肋

2015-03-09 15:32:04 来源: 西安晚报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7日,在广东代表团的分组审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表示,“长得又肥又大的鱼,我是不吃的。”因为被抗生素污染的非水源地水体通过生态循环仍有导致人体细菌耐药性增大的可能。钟南山认为,目前我国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是造成水体抗生素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3月8日《羊城晚报》)

  从水体抗生素污染的状况来推测水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虽然未必足够严谨,但是从一定程度反映出水产养殖安全存在隐忧。如果对这一观点能够批驳,最有效的手段应当是水产养殖主要产区相应监测的平均数据。遗憾地,这是谁都无法给出的数据。毫无疑问,对于养殖业来说是一个难以自证清白的尴尬。

  事实上,针对养殖业安全的流言由来已久,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如“鳝鱼吃避孕药”,而在养殖业看来,这其实是无稽之谈,在养殖中根本没有必要。但是,人们还是信了,于是不吃大鳝鱼成了不少人避免受害的选择。从某种意义来说,钟院士“不吃肥鱼”防范抗生素的危害,逻辑如出一辙。面对食品安全,院士与普通人一样落入经验判断的窠臼,显然不是一个人的非理性。

  现代社会的安全信任,很大程度来源于对制度的信任。食品安全更是如此,食品从生产到餐桌,必须有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监督检测程序来把关,并以此来倒逼种养和加工等环节的标准化生产,从而形成一套体系。只有在体系下生产出来的食品,安全的是大多数,问题食品才会只是“另类”,个别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只会是个案,不会影响到社会的信心。

  而现实则恰恰相反,由个案酝变而成的行业性食品安全危机,并不鲜见。因为水体抗生素污染引出的水产养殖业抗生素滥用的问题,对水产业来说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那些安全生产的企业将是无辜之伤。譬如,与钟院士同组讨论的有“罗非鱼大王”之称的陈丹代表认为“不能一棍子打死所有养殖企业”,他们所生产的罗非鱼出口到30多个国家,用药是符合标准的,是安全的。他还表示,所有的出口企业都是标准化生产的。

  这一场水产养殖抗生素滥用的讨论,既包含着被夸大的隐忧,也展示出市场力量对促进食品安全的积极作用,对于食品安全的认识有着重要地启示。一方面,食品安全既不是行业说得那么好,也没有想像得那么糟。另一方面,推动食品安全监管与市场力量的融合,是构建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如水产养殖业,不仅政府要主导生产标准化和加强生产环节的监测,建立市场严格地安全准入门槛和严密地监管体系,还应鼓励和扶持养殖企业、养殖行业建立自己的安全标准,创建自己的品牌,让安全的产品享有市场特权,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产业环境。食品安全不能总靠经验判断,有力地政府监管和健全地市场秩序,才能释放全社会的信任。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软肋 食品安全 信心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