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李汴生:传统食品与现代工业可有机结合 应正视添加剂

2015-02-09 13:57:58 来源: 人民网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2015年广东两会召开在即,各方高度关注两会盛况,人民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长期关注地方两会,今年将特别推出“代表委员有话说”视频访谈节目,拟就依法治国、医疗改革、“一带一路”、经济新常态、环境保护等当前热点对代表委员们进行视频专访,聚焦他们行使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利,以及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风采。

  长期以来,食品安全便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尤其在2014年,福喜过期肉、转基因大米、毒豆芽、台湾馊水油等热点,不断引爆舆论。不少人对现代化背景下的食品安全现状忧心忡忡,纷纷怀念起“妈妈的味道”,甚至有人坚称只吃无公害无添加的食物了。

  近日,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汴生在接受人民网《代表委员有话说》栏目组专访时表示,传统食品的工业化是客观趋势,很大可能还有利于其继续发扬光大;人们也无需对食品添加剂过分紧张,危害人身体健康的只是非法添加物而已。

  传统食品行业工业化是趋势 “古法”还可能更坏

  近年来,中国传统食品与现代工业的多次碰撞都令人印象深刻。去年底,重庆饮食行业协会拟起草《重庆小面标准》,遭到众多网友的“炮轰”,人们担心小面从此会没了“个性”甚至消失。传统食品与现代工业可以共生吗?

  在李汴生看来,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而且是有利的。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扩大,这些企业必须要扩大规模,提高效益。传统食品行业的工业化,只要有机结合传统食品原来的特色,就有望让传统食品继续发扬光大。”

  据了解,由李汴生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的广东省食品学会,在2013年已成功制定出广东省传统食品“西樵大饼”的正宗制作标准,此举获得广东省卫生厅、佛山市西樵镇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认可,学界亦认为此系保护“西樵大饼”的有力之举。

  “(食品制作)传统工艺里的一些手法,在现代食品角度来看已经不合适。” 李汴生举例说,广东人喜欢吃花生油,用古法压榨的话,可能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就很难被去掉,而现代工业手法,已完全可以规避此类问题。

  食品添加剂很“无辜” 媒体别轻易用“毒”字眼

  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近些年来,“毒”字打头的食品安全事件屡见不鲜。毒大米、毒豆芽、毒牛奶、毒腐竹……吃到肚子的东西竟有毒,这难免不让人为之惶恐,甚至有人还“有钱任性”地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说“不”。那么,科学的看法应是怎样的呢?

  李汴生表示,食品添加剂被“污名化”实在是有些“无辜”。凡是能叫食品添加剂的,都是经国家、国际有关部门严格审批过,允许加入食品的,都是有通过安全测评的。“我们吃的东西,很少有不含食品添加剂的。”

  而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严格上来讲应该叫“非法添加物”。李汴生指出,比方说大名鼎鼎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实际上完全不可用。非法添加物一定要打击,前提是大家要明白它与食品添加剂的区别。

  对于动辄登上头条的“毒”食品安全报道,李汴生则建议媒体须持谨慎态度。“有些添加物是有毒的,不过还要看‘量’,说毒并不准确。比如我们都知道杨白劳是喝卤水死的,而卤水点豆腐却没事,这就说明添加物的‘量’也很重要。”至于应该用什么好,李汴生建议可以是“涉嫌含有害物质”,以避免引起公众过度恐慌。

  洋快餐中国“沦陷”要反思 转基因食品标识要清晰

  如果说2014年最让人大跌眼镜的食品安全事件是什么,上海福喜“当之无愧”。洋快餐几大巨头“肯麦必”几乎无一幸免,一贯声誉良好且睥睨国内厂商的洋快餐却在中国“沦陷”,让人不禁唏嘘不已。而紧随福喜事件之后的武汉转基因大米事件,又给食品安全领域增添了一道“暗色”。

  李汴生对本网记者表示,比之于唏嘘洋快餐的中国“沦陷”记,还不如我们自己反思一下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是否得当。“其实单从技术层面来看,西方发达国家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只是到了我们国家,有些制定得很好的规则,不见得就得到了好的执行。”他认为,很多食品安全问题都出在具体的细节上,企业当为第一负责人,只去指责洋快餐或监管部门有些本末倒置。

  谈及武汉转基因大米事件,李汴生说,央视记者之所以能随机抽检就能发现不少“隐身”转基因食品,主要还跟企业没认真执行国家关于“转基因食品应标注清楚”的规定有关。“我们国家在转基因食品最开始引入国内时,就要求应有标识,由于种种原因,现实情况是多数企业都没能认真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本网记者留意到,正在公示的《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中,“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进行标识”这一条赫然在列,对应的最严厉处罚则是吊销许可证。

\
广东省政协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汴生接受人民网《代表委员有话说》栏目组专访。钟哲 摄

  广东当全面推行“冰鲜鸡” 民众要有改变的心理

  刚过去不久的2014年,对于爱吃鸡的“老广”来说,可能有些不适应。由于H7N9禽流感的肆虐,政府关停活禽市场试行“冰鲜鸡”,吃上一口“带血白切鸡”变成了难事。广东应不应当全推“冰鲜鸡”,公共安全与传统饮食之间的矛盾有无化解良方?

  李汴生认为,推行“冰鲜鸡”是应有之举,“我们必须做出一些改变。一方面,政府关停活禽市场,防控H7N9疫情的效果立竿见影,这是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另一方面, 现在的冷藏冷冻技术已经可以很好地保持新鲜度了,若非专业的食客,并不能吃出什么大的区别。”

  据了解,广州市已经推行“冰鲜鸡”半年多不过,最开始几个月,也只是在全市范围内选定几个试点,边施行边总结经验,以便更大范围的推广。李汴生指出,政府既不应操之过急,又不能“一刀切”,即不应完全扼杀活鸡市场。“将来最好的局面就是,对口感有更高要求的民众,可以有途径购买到活鸡现杀现做,只是没现在这样大规模罢了。”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添加剂 传统 食品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