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监管应力避“九龙治水”
“市场不能出问题。”为了这句话,南昌市工商部门负责市场监管的工作人员每天凌晨5点就要集中到一起分配任务,然后与各型面包车、三轮车、人力货车等一道进入城区一百余个喧嚣嘈杂的集贸市场,开始对肉类食品的检查工作。
食品安全是群众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尤其在春节临近时,某地病死猪肉流入市场的食品安全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在人们的脑海里打转,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更为强烈,这就对工商部门的市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防止工作人员徇私情、打招呼导致检查工作出漏洞,所有检查组都没有设置固定的路线,往往是在巡查完一个集贸市场后上车了,才会从上级那里得知下一个巡查的地点在哪里。工作一天下来,大家都疲惫不堪,但是只要没在市场上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心里面就感觉踏实。
没日没夜地奔忙,为的是给人民群众守好“舌尖上的安全”。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格外敏感。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而且破坏了社会互信的基础,败坏了社会风气。而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日常消费的食品大部分是由社会化生产所提供的。食品如何加工生产、如何包装保存、如何运输销售,绝大多数消费者是难以亲眼目睹和现场监控的,这就需要相关职能部门肩负起市场监管的责任,把好准入关口,这样才能保障消费者吃上放心的食品。
然而,要实现食品安全工作“零差错”,却不是那么轻松的事情,这需要工商、质监等多部门的工作人员付诸持之以恒的努力。比如,若是基层工商分局履职到位了,市场上的肉贩们每天都会把票证码放整齐,检查组到现场直接查阅即可。若是日常监管工作松了劲,检查组的工作人员就得等肉贩们停下手中的活计,到处翻找当天的上市票证,浪费不少时间。而就算是这样每天坚持巡查,依旧可能出现夹带贩卖私宰肉的现象,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从市场名称、数量、业户姓名中去寻找蛛丝马迹。还有少数肉贩会跟检查组“打哈哈”,一会儿说票证已随鲜肉一同送到了某单位食堂,一会儿又说客户是正规酒店需要索证索票。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检查组都会不辞辛劳地核实查验,若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就很可能让不安全的肉类食品进入市场。
要守好“舌尖上的安全”,不仅需要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加强日常监管、堵住市场上的漏洞,还需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体制机制。现行的相关法律规定,质监、工商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但并未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分别作出详细的解释,这就可能导致在具体执行时出现“九龙治水”的现象,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监管责任,协调起来相当困难。比如,工商部门在市场上发现了问题,找到质监部门协调对厂家进行查处,质监部门则可能会认为标准是由卫生部门制定的,他们也无法协调。在实践中,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亦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深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将分布在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合并,才能有效破解多头监管链条中出现的“非专业监管”“三不管地带”和“踢皮球事件”,进而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6)家乐福与您一起努力建设食品安全诚信
- (2014-06-16)以诚信保障安全 中国食品安全诚信宣言大会在京召开
- (2014-06-16)张志刚:提高诚信自律,共为食品安全献计献策
- (2014-06-17)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立
- (2014-06-17)广东省食安办、食药监局发布食品安全警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