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对话会在京举行 媒体发表倡议书

2014-11-19 16:03:05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涉及亿万百姓的身体健康。在信息爆炸、眼球轰炸的大数据全媒体时代,媒体的新闻报道影响着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在倡导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念的当下,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食品安全报道和社会对话机制?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11月16日在清华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的一次对话会上,来自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及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工作者,就“我们需要怎样的食品安全报道”这一议题,展开深入对话。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司副司长申敬旺在会议上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食品安全产业的快速发展期和风险高发期,出现了正面报道压不住负面报道;科学解释压不住谣言等情况。除了要强化政府监管之外,同时也希望能唤醒和激发每一个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鼓励全社会的参与,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激励引导政策,使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机制化、长期化。同时,也希望媒体充分发挥在社会共治中监督的作用,以严谨、理性的态度来科学报道食品安全事件。

  “染色馒头”、毒奶粉、塑化剂、地沟油…近年来,每一次食安事件的发生,无不触痛国人的神经。食品安全也因此成为消费者最热议题。与会专家呼吁,新闻媒体在做食安议题的报道时,要以事实为根据,进行科学、全面、准确和严肃的报道。

  中国食品[0.00%]科技学会副理事长胡小松表示,乌龙食安报道最大的问题不是食品安全本身,而是公众对我们整个食品产业的信任和信心。它不仅给消费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对当事企业所造成的信誉和经济上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这样的后果,和相关媒体信息收集过程不严谨,信息未经科学证实就发布不无关系。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院士指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食品安全的定义衡量,目前我们媒体报道中的食品事件大多都不是食品安全事件。

  世卫对食品安全的定义为: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陈君石 16日在清华大学召开的“我们需要怎样的食品安全报道——社会共治对话会”上说,只有“有毒有害”和“对人体健康影响”两个元素并存才能构成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

  他举例说,曾经有媒体报道北京烤鸭中存在致癌物质,引起群众拒绝消费北京烤鸭。但其实所有用木材和明火烤的食物都存在致癌物质,但我们要根据这个物质的含量多少、人们食用的频率等因素来判断北京烤鸭是否对人体健康构成真正的威胁。

  陈君石表示,消费者另一个误区就是对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错误认识。“我们吃一口面包,其实就吃下去了七八种添加剂,但人们常常把添加剂和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混淆,一说到添加剂就谈虎色变。”

  陈君石认为,现在中国食品领域出现的乱象主要因为:一、中国政府与群众在风险沟通工作上做得不够;二、缺少专业、权威、独立的民间食品信息交流;三、中国人缺乏食品安全的知识。

  健康时报副总编赵安平在对话会上指出,媒体在许多食品安全报道中都出现了误导性的信息,这都和记者与消费者欠缺相关专业知识有关。“我认为科学思维比科学知识更重要,如果有了科学思维,那就不会犯大错误。”赵安平强调媒体应对信息进行严格的核实,关于食品的报道须通过相关专家的审核才能发布,报道中的证据如果经得起专家和法律的考验,才能算有效证据。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李希光说,媒体人要坚守媒体应肩负的责任和新闻伦理,面对食安等民生议题,要从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严肃、认真、全面地去报道。

  在今天的会上,与会的食安专家和媒体人士向全国食品安全新闻工作者发出倡议,呼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对话,让中国人吃到更安全的食品。大家对媒体如何严肃、科学、准确、全面地进行食品安全报道提出了期望和共识,其中包括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坚持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杜绝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操纵新闻;认真、严肃、科学、全面、准确地进行食品安全报道。

  附:

  科学、专业、理性、全面进行食品安全报道

  倡议书

  近年来,随着媒体对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力度加大,类似“毒奶粉”“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浮出水面,媒体在食品安全舆论监督方面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为确保食品安全报道的科学性、严肃性、准确性和全面性,我们发起媒体联合倡议:

  第一,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正确处理好媒体的社会效益和媒体的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正确的媒体价值观与媒体经营观,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 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第二,坚持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新闻真实性准则是判断新闻人道德底线的标准。食品安全是关乎每个人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是社会道德诚信的底线,突破它会给整个社会诚信体系造成致命伤害,同时它又牵涉到政府、企业、行业等诸多利益群体。因此媒体首要职责是客观真实报道,决不能因为顾及诸多利益或权力就可以对问题少报或不报,更不能因受到某种利益诱惑进行失实报道。

  第三,杜绝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操纵新闻。新闻人一定要坚持履行媒体的责任和使命,在众声喧哗中激浊扬清,在利益诱惑下允中守直,做合格的历史见证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绝不能成为纯粹经济利益的追逐者,绝不能弱化甚至放弃媒体的责任担当。

  第四,科学、专业、理性、全面地进行食品安全报道。一科学,构建科学思维,注重逆向、多角度质疑,综合全面的得出结论,做到食品安全报道中有数可查、有据可依、有理可推。二专业,不断学习积累更新食品安全的专业知识,多借助专业人士和机构对报道进行全面解读,减少错误引用、错误解释和扭曲夸张。三理性,不先入为主、不捕风捉影、不预计结论、不跟风、不迎合,追求新闻事实和法律事实相统一、科学性和服务性相统一。四全面,食品安全报道还应坚持平衡报道原则,还应向社会传递正能量,报道优秀典型加强科普宣传。

  第五,呼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食品安全对话。期望参与食品安全对话的各类主体,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公益价值观、义利辨别力,尤其是各类行业协会要把质量安全作为行业内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内容,各类媒体要注重传播有利于增加消费者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有利于警示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的真实、全面、客观的信息。

  倡议人:健康时报副总编赵安平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对话会 倡议书 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