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制冰”到“治冰”,莫要冻住人心

2014-11-04 13:19:45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制冰业的应用越来越广,人造工业冰块、食用冰块也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同时也发生了一些食用冰的安全问题。“某些餐饮店冰块不如马桶水”、“黑冰场做出恶心冰”、“黑冰厂猖獗,成本低廉细菌超标严重”等事件屡次见诸报端,食用冰问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人们不禁发问:“冰”怎么了?
\

  目前,食用冰安全问题多出现在商家自制冰使用环节和“黑冰厂”无照生产环节。作为食用冰的源头,如果设备行业不主动就该问题进行讨论解决,势必会导致源头产业利益和名誉受损,影响制冰产业链健康发展。因此,推动食用冰安全卫生标准化建设,是制冰行业责无旁贷的职能。

  由北京制冷学会发起,相关行业组织、知名制冰机企业参加研讨制定的我国首个食用冰安全卫生标准,将在11月5日召开的中国制冰年会上进行讨论。截至目前,该学会已牵头制定了我国首个《片冰制冰机国家标准》、《商用制冰机行业标准》、《自动制冰机实验方法行业标准》等标准,其他相关标准正在制定中。

  标准固然重要,但监管也必须落实,否则标准只能成为看起来很美的摆设。实际上商务部于2008年已经颁发了《冷冻饮品食用冰行业标准》,该标准定义食用冰是以饮用水为原料,经灭菌、注模、冻结、脱模、包装等工艺制成的冷冻饮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冷冻饮品食用冰行业标准》仅针对预包装食品,即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餐厅、饮品店自制冰块等现制现卖的冰产品(尤其是食用)由于具有较高的隐蔽性及流动性,在制造、流通、售卖等环节难以监管。难监管不代表不监管,各质监部门会经常对餐厅、饮品店进行抽查,一经发现必会严肃处理。

  从标准的建立到监管的加强,从设备的源头到最终的销售,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才能给制冰行业带来更好的明天。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制冰” “治冰”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