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溯源蹒跚起步
近日,经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邀请专家鉴评,国内首个“食品安全实名溯源系统”在大成食品公司率先运用,并向社会免费开放。
虽然这是一个进步,但另一面的事实是,我国可追溯的生鲜食品比例近乎为零;2011年商务部发布追溯肉类和蔬菜的技术标准后,迄今仍无其他食品的相关标准。
对此,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专家们表示,成本是制约追溯体系建设成功的根本原因,必须要合理设计区域试点,建设他律市场监管机构。
集约化程度低
其实,从2000年后,我国就开始建立可追溯管理体系,并且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追溯体系实施监管的重点。然而十几年过去,管理体系仍未建成。
对此,专家们表示,这与我国当前生产者的经营规模小且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密切相关,因此很难实现对供应链内每一个节点的完全监控。
“打个比方,你在市场上买了一把青菜,而这些青菜很可能是从农村千家万户中收过来的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说,消费者不知道买的是谁种的菜,追溯非常困难。
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机场办事处卫生监督科副科长王硕也表示,我国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还刚刚起步,而且分行业分种类,从食品分类到品种等各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溯源标准和体系。
体系分散 成本太高
2002年,国家有关部门启动了条码工程,积极推进食品跟踪与追溯工作,但主要应用于部分蔬菜、牛肉产品等。此后,各地也相继推出了食品追溯方法。
不过,专家们表示,“各种追溯的方法不一样,测评的技术也不一样”,区域分割严重,且各有各的做法,并且无法覆盖食品生产的全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刘清珺是当时食品安全保障的参与者。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当时的追溯体系可谓非常地完善。
从浇菜用的水以及使用的农药,包括最后做成盒饭,运到哪里去,都使用了GPS系统监控,且如果遇到堵车,食品车超过五分钟不在规定的运行轨道,车上的食品就得换掉……刘清珺向记者描述当时完善的食品追溯体系。
“但这样的追溯体系成本非常高,仅一棵白菜的成本算下来就得100多元钱。”刘清珺说,当时的食品追溯体系存在着成本、时间、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对此,罗云波也表示,之所以追溯体系一直没有建成,经济因素是很重要的原因,“体系的建成势必要增加成本,这需要消费者来埋单,不能只是要求企业去做”。
而事实情况是,人们一方面希望食品安全,一方面又不接受成本增加,这是个矛盾。
建设试点他律机构
如何落实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刘清珺认为,应该建设区域试点,对上下游产品进行追踪和监测,但要不同于既有的分类别的区域试点。
“应该借鉴香港的模式,建设合作组织,设置食物的生产规范,每个农户都遵守这个规范。” 刘清珺说,这样一旦出现问题,上游的追溯体系即可建成。
而下游的追溯链条,刘清珺则认为,应该约定物流中的标准化包装,对其的追溯一直保持到分销的前一步,至少让消费者知道是从哪里购买的。
目前,欧盟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欧盟国家销售的牛肉制品和生鲜水果、蔬菜都要具有可追溯功能,以保证饮食安全卫生。
王硕表示,政府应该尽快建设统一的追溯标准,并使其上升到食品安全法的层面。
不过,刘清珺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有了法律就要遵守,但如果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社会成本太高。”
他表示,在目前情况下,应该在试点区域建设他律机构,“企业自己做食品安全追溯,得出的数据不让人信服,需要一个市场的监管机构”。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8)大型餐企年底试点“食品安全追溯”
- (2014-06-18)大庆启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75家餐饮业信息录入完毕
- (2014-07-07)让食品安全追溯更有效
- (2014-07-07)上海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
- (2014-07-28)采用物联网 构建合格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