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行业整合 前景不容乐观
成熟的饮料行业,数十家企业会占据市场绝大多数的消费版图,正如上个世纪90年代的电器行业,21世纪初的手机行业,行业刚起步,大家一拥而上,然后大鱼产生,小鱼被吃,现今只剩下苏宁国美电器大平台,苹果三星小米等手机品牌。而忘记了曾经中国有年销量几百万部的波导手机以及口碑甚好的迪比特手机。
葡萄酒是不是也这样?
而葡萄酒行业呢?根据笔者对苏南地区(常州、无锡和苏州)的市场走访,得到的判断是不会,反而预计十年之内葡萄酒变化会是:国产葡萄酒四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不会增加,反而会被国内小型酒庄吞噬掉一部分市场;进口企业会产生几个大牌,但其主要打产品市场价大致在100元左右;进口商数量总体上可能不会有太多减少,生存空间也不会受到太多挤压。
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法国作为葡萄酒王国,其葡萄酒企业发展史可能会是大部分后进的葡萄酒国家要经历的过程。先看看法国波尔多过去150多年的变化。1855年的波尔多,据说有上千家酒庄,于是选出了61家列级酒庄;现如今一个多半世纪过去了,这61家基本没有变化,但是波尔多的酒庄已经接近上万家。法国葡萄酒的市场如中国一样,前期在一直扩大,于是投入酒庄经营的人也日见其多,尤其是在二战后的六七十年代,但是到如今,葡萄酒生产型企业的总和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原因在于,葡萄酒具有快消品和农产品的两重性。
作为快消品,葡萄酒和其他饮料一样,是一种快速消费的日常饮料;作为农产品,葡萄酒又具有土地所赋予的特质。就如苹果一样,中国的山东,陕西、江苏、辽宁等地都产,但是每个地方产出的风格不一样,一方风土一方风味,但是如果将苹果压榨成苹果汁,则很难区分。葡萄酒的问题就在于,不同土地上的葡萄不同,酿成的葡萄酒也不同,而且还产量有限。葡萄酒可以说是土地上长出来的快消品。所以,饮料行业整合容易,只要大资本投入,大鱼能吃掉小鱼,但是葡萄酒,即便大如罗斯柴尔德家族,要想在智利卖酒,也只能在当地和酒庄合作,开发出红魔鬼;在美国开发出作品一号;在中国则正在蓬莱投资建酒庄,而不可能像可口可乐公司一样,直接将饮料装瓶就能销售。
法国经验告诉我们:葡萄酒的农作物属性为中小型特色酒庄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各个产区风土特色的逐渐展示,其独特性也将更受重视,因此酒庄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多,市面上的产品也会更加琳琅满目。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同样的是酒,为什么洋酒、白酒、黄酒甚至香槟之类的起泡酒,都会产生比如人头马、轩尼诗、五粮液、石库门和酩悦等大企业?原因在于,这些酒都本质上都是调配酒,和产地风土等关系不大,而更和技术、调配方式和比例相关。
其二,行业若要整合,需要相关竞争企业做市场化运作,而且有相互重叠的区域。比如说啤酒,一般都在餐饮终端和家庭消费。雪花的酒是这样的,百威的也是,哈尔滨也不例外,所以行业里面,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但是葡萄酒的不同在于,ASC的葡萄酒可能主要是在四星及以上的酒店销售;卡思黛乐的葡萄酒主要在酒行销售;某某不知名的酒庄可能是在纺织圈子销售,因为老板是个纺织厂企业主;另一个某某品牌葡萄酒可能在茶叶店销售,因为老板就是个茶叶商。换句话讲,尽管各大商家把葡萄酒铺到了酒店饭店和商超,但是销量少的可怜,反而都在依赖团购和圈子客户,当下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基本都是圈子市场。
随着葡萄酒大众消费的到来,葡萄酒会发生一个二元变化,价格降低,品质提升,100元以内的优质葡萄酒,将成为普通百姓消费的首选,而且渠道也会成熟化,即酒店饭店和商超,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电商(当下葡萄酒在电商领域主要是靠大众化生存)。一旦完全大众化和市场化,那么葡萄酒毫无疑问将会面临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结局,诞生几家葡萄酒的巨商大鳄,比如法国的卡思黛乐兄弟企业。
中国葡萄酒圈子营销的特色同样阻碍着行业整合的步伐
其三,国内已经形成的葡萄酒格局也不允许整合的发生。当下的进口葡萄酒市场,可以说是,但凡有些销售渠道的实力企业,都直接从国外进口葡萄酒,不仅在一线城市普遍,而且在二三线城市也很普遍。正如无锡葡萄酒交易中心的负责人孙戈所言,那些无锡本地不能直接进口的企业,也不会在无锡本地从总代找货源,而是去上海、深圳和广州这三个最主要的葡萄酒进口城市寻找,目的只有一个:尽量接近一手货源。所以,要整合,要将进口葡萄酒的主要占有份额归入十家左右大企业,然后这些企业在各地设立总代,分销商等,价格毫无疑问不会让本地的酒商满意,他们会主动寻求一手货源,然后通过自己的圈子销售。
以上都是行业难以整合的软件部分,再说说硬件,进口的门槛会降低吗?国内发展酒庄会受政府限制吗?广大小酒商会放弃选酒的权利吗?目前来看,这些答案都是否定的。所以进口商不会少,酒庄会增加,酒商只会对低价的一手货源感兴趣。
总而言之,中国葡萄酒市场,可能的发展是:进口商这一块,整合较为缓慢,短时间内再难出现当年如卡思黛乐一样的大蟒,但是在100元以下的葡萄酒方面,则极有可能产生几家品牌企业;另一方面,会产生几家专业从事代理进口葡萄酒的大企业,他们帮助众多小酒商拿到一手货源。在国产酒方面,目前的几家龙头企业,其葡萄酒价格继续保持优势,但是品质会得到提升,同时市场份额也会被众多新兴的酒庄和酒厂瓜分。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7)葡萄酒庄酒“标准”出炉 推动产业链新一轮盘整
- (2014-06-17)威龙葡萄酒业绩难看 “有机”卖点OR疑点
- (2014-06-25)高端葡萄酒被打进“冷宫” 中低端葡萄酒逆袭受宠
- (2014-06-30)葡萄酒行业需加强“自律”与“他律”
- (2014-07-03)华为葡萄酒触“电”,重点不在攘外?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