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中国食品安全之道
与会学者以今年7月曝光的我国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涉嫌有组织实施违法生产经营食品事件为案例,建言献策,合力探讨破解中国食品安全之难题。
冯中越:声誉机制是市场治理的首要形式
在题为《社会共治中注重市场治理——声誉机制的建设,破解中国食品安全难题的思路和方案》的演讲中,北京工商大学食品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冯中越指出——
福喜事件的发生,再次反映了我国当前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缺陷与不足。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理论与实践証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是由企业治理(包括内部人举报)、市场治理、政府监管、公众治理(风险交流)四位一体组成。其中,市场治理理应起着主要作用,而声誉机制是市场治理的首要形式。
冯中越认为,市场不但有一隻看不见的手,还有一双隐形的眼睛——声誉机制。从长期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是声誉良好的企业。品牌就是一个声誉机制,承载着一系列连带责任。有了连带责任,才能建立信任。在企业内部,承担连带责任更精细,经理就是对所有员工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有能力承担这种连带责任的,才是品牌企业。一个企业有多大的能力承担责任,就有多大的市场利润空间。
因此,他分析说,声誉是市场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拥有声誉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另一方面,在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已有声誉能够降低依法经营的食品企业所遭受的市场风险,即建立并保持声誉可以作为食品企业规避风险的有效战略。
为此,他建议,建立食品行业专门的声誉管理机构,整合现有声誉机制,形成食品行业专有的声誉分级机制。
吴林海:加快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
“中国食品安全风险面临的基本矛盾是:分散化、小规模的生产经营方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消费之间的矛盾。”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
江南大学江苏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教授,在发言中首先肯定:福喜事件的发生,并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总体稳定、趋势向好”的基本格局与未来走势。
但他同时表示,福喜事件的发生,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中復杂矛盾再次集中暴露的结果,是社会诚信体系失衡的体现。
他指出,构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微观的基础是,生产经营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与此同时,努力增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社会责任,防范类似于福喜事件的再次发生,将是一个非常艰巨与復杂的过程,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吴林海认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基本路径是,加快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型,真正形成企业、政府、消费者与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各司其职的社会共治格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相对有限的政府监管力量与相对无限的监管对象”之间的矛盾。
郭准:提高食品安全透明度刻不容缓
近年来,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相关部门採取了很多措施,但在食品安全方面依然问题不少。塬因何在?
上海自然之友生态保护协会年轻的食品安全志愿者郭准,在发言中对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是食品安全事故频出的根源所在,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唯一有效方法是提高食品安全透明度。
他说,通过提升面向食品安全的食品供应链透明度、通过借鉴美国吹哨人制度,制定我国食品企业内部监管机制,不但可以有效地防止类似”双匯瘦肉精事件”、“光明乳业事件”、“福喜过期肉”这类严重危害社会大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保障企业的信誉、品牌价值和长期健康发展。
他表示,虽然我国目前已经颁布了许多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但对于我国小作坊式的食品生产加工行业难以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监督职能,因此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制定并不断完善食品企业内部监管机制。
郭准强调,在加强食品安全内部监管的同时,还须加强人们的法治教育,隻有人们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以及法律意识达到足够高的水平,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类似 “福喜过期肉”等严重危害社会大众生命健康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关热词搜索: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6)“社会协同共治 维护食品安全”主题座谈会在京举行
- (2014-06-16)我国食品安全标准 两年内与国际接轨
- (2014-06-16)食品安全标准将清理整合4000项 查询软件近期开通
- (2014-06-16)食品安全出新招 输入食品能查可用多少添加剂
- (2014-06-16)宁夏去年侦破食品安全犯罪案47起 45人被抓获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