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从营养学角度,跟美食家说说糖的那些事儿

2014-08-14 11:57:47 来源: 食安中国网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从营养学角度,跟美食家说说糖的那些事儿

  近日,在宁波举办的2014中国糖果展览会暨第五届中国糖果市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组委会糖果专家用很大的篇幅来讲述关于糖的科学知识。笔者有幸参与,与大家分享一下。

  在我国喜食甜食历史悠久,尤其是在南方地区,人们烧菜、煲汤其中必不可少的一味调料就是糖。除此之外,例如结婚、生子、乔迁、升学日常生活中每逢喜事,人们都会用糖果来表达甜蜜和祝福。虽然糖果的体积很小,但不要小看了这小小的糖果,其实它能产生很大的能量。前不久,北京某公司白领王小姐下班时,突然头晕眼花,同事及时递上了3颗糖果,才防止了王小姐晕厥。后去医院检查,医生表示,王小姐血糖较低,吃几颗糖果能有效预防血糖过低导致的头晕状况,同时还能够随时随地为人体补充能量。

  500年前中国已能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糖

  有一本书叫《糖的历史》。这本书是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的大作。季先生在书中指出,印度最早制造出了砂糖(sarkara),传到中国,也传到埃及和西方。因此糖字英文sugar,源自梵文sarkara。后来中国提高了制糖术,将紫砂糖净化为白糖,“色味愈西域远甚”。这样,白糖又输入印度。因此印度印地语中称白糖为cīnī(意思为“中国的”)。中国在制造白沙糖方面居当时的世界领先地位。到了明末,中国糖,颜色接近纯白,是当时世界上品质最好的糖。

  糖可以供给人体总热量的60-70%

  糖是六大营养素之一。糖可以供给人体总热量的60-70%。所谓六大营养素,是指包括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矿物质在内的,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前三者在体内新陈代谢后产生能量,故又称产能营养素。

  糖是能量补充食品和应急食品。糖还是天然防腐剂,可以抑制细菌生长。因此,用糖腌制果子,制成蜜饯则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行当。目前北京、杭州和广东潮州汕头一带是中国三大蜜饯基地。

  似乎所有的喜庆时节都离不开糖

  文化层面,在中国,似乎所有的喜庆时节都离不开糖。俗语说,“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就是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吃糖瓜了,来迎接新年。糖瓜是北方用饴糖为主要原料的一种糖果。在结婚庆典、谢师宴、满月酒,人们往往喜欢用喜糖来装点气氛。在江浙沪皖等地,这种风气尤甚。大概与这里的消费者喜欢甜食有关。当然,如今的喜糖也演变成高端的巧克力等产品。在西方,2月14日,情人节,送巧克力是一种习俗。

  糖叫人心情愉悦可以缓解抑郁

  对于小朋友来说,不高兴了,哭了,就要得到一颗糖。因为,糖是一种可以从嘴里甜到心里的食物。人类天生噬糖。心理医生也往往推荐人们:用西瓜、冰淇淋、糖果巧克力治疗心情抑郁。这些甜食,瞬间的饱腹感、甜蜜感令人们的心情大好。从而忘掉不开心的事情。佛家说的“放下”二字,大概也是这个道理,把一些没必要挂碍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当运动员大量运动、登山之后的会低血糖,头晕等症状。这个时候,糖果、巧克力、能量棒等就可以作为应急食品。必要的时候可以救命。

  糖与糖尿病、龋齿、肥胖症等都没有必然联系

  中国糖果展览会组委会进一步从三大方面澄清恐糖症的种种误区。第一、吃糖会得糖尿病?这个是“倒因为果的逻辑错误。”是因为得了糖尿病不能吃糖,而不是吃糖会引发糖尿病。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失调。第二、吃糖会引发龋齿?龋齿是因为吃完东西不漱口,食物残渣腐败发酵成酸性物质,从而腐蚀牙齿。预防龋齿需要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而不能因噎废食。第三、吃糖会导致肥胖症?肥胖症是因为吃得多,运动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特别工作小组对食糖研究的结果,认为食糖引发肥胖是没有根据的。理由是:每汤匙食糖含热量16卡,而每汤匙黄油或其他脂类食物含热量是100卡,所以食糖不是使人发胖的原因。相反,很多运动员身材很好,但他们饭量很大,大多还经常吃糖果巧克力不离手。主要是因为他们善于运动,消耗了多余的能量。据了解,在国外士兵用的军粮当中,几乎每餐都会有糖果或者巧克力,这是为了让士兵在野外作战处于饥饿状态时,能够及时为身体补充能量。

  2014中国糖果展览会组委会进一步表示,糖作为六大营养元素之一,为人体必需。但任何食物都不要过量,要合理搭配饮食、均衡营养。吃糖如同吃其他东西一样,只要食用适量,对人体是有益处的。据了解,即将于9月13-15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召开的2014中国糖果展览会,将呈现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糖果、巧克力、果冻、蜜饯、饼干及其他休闲食品上千种。营养与美味相结合,一场糖果与休闲食品的盛宴,等待爱糖的你。

  如果您想随时随地了解更多关于食品相关新闻、食品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常识等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号:cnfoodsafety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通稿 中国 新闻发布会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