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为何发展缓慢?
草案释放的信号非常明显,就要改变旧有的产业格局,肯定会拿走一部分人的“奶酪”。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然而,行业却没有快速成长。尤其是我国的保健食品企业,与一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规模相比,一直是个“小个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的保健食品,国内消费者要支付高于国外3倍的价格。
我国保健食品行业为何“长不大”,企业规模为何差距甚大,消费者为何要多花“冤枉钱”?面对诸多疑问,记者进行了调查。
规模较小 品类不足
去年5月,国家食品药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颜江瑛表示,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006家,2012年产值约2800多亿元。从这个数据也能看到,我们国家保健食品产业方兴未艾。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测算,2013年全球膳食补充剂市场已超过1100亿美元(以当前汇率计算,约合6823亿元人民币)。
2012年1月印发的《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中国营养与保健食品产值达到1万亿元。截至2012年底,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有2006家,产值仅2800亿元左右,与万亿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据一位保健食品从业人士透露,国内的保健食品种类“太少了”,即使是同仁堂、汤臣倍健这样的国内保健品“巨头”,“所有的产品堆起来也不过两个专柜”。据统计,截止2014年7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批准14700个保健食品,其中国产保健食品为13975个,进口保健食品为725个。
而记者查询发现,全球知名的健康营养品专业品牌美国GNC公司,则拥有1500余款产品。全球膳食补充剂巨头美国NBTY公司则声称产品种类达3000多个品种。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营养需求。
以鱼油为例,在美国,鱼油的保健功能已广为消费者所接受,市场上至少有数百个鱼油胶丸品牌。而在中国,仅有20余家企业拥有鱼油产品,其中部分还是进口品牌。在淘宝上搜索“鱼油 代购”,可以检索到近万条产品信息。一些“海淘”达人甚至可以如数家珍,盘点若干家国外鱼油品牌,并认为“海淘”的鱼油不仅质量好、效果佳,而且品种多、价格实惠。
潜力巨大 售价居高
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表示,近几年,我国保健产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15%,并以每年15%~30%的速度递增。欧美国家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食品的花费占总支出的2%以上,而我国仅占0.07%。
来自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的数字显示,国内健康产品购买力已接近万亿规模,但实际销售额不到3000亿元。目前中国人均药品消费仅为欧美发达国家的1/40~1/30,人均保健食品消费支出仅为美国的1/20、日本的1/15,这也从另一方面显示出医药保健食品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潜力。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今年2月发布的最新报告《从洞察到行动:掘金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指出,中国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全球领先,2020年,中国保健消费品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000亿元。
2013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8万亿的目标规模为大健康产业呈现了广阔前景,《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则为保健食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营养与功能食品的增长速度为27.8%,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的增长速度。而膳食营养补充剂类产品是营养与功能食品中成长速度最高的种类,销量增速高达77.8%。
尽管潜力巨大,但中国的消费者仍面临着保健食品售价居高不下的窘境。记者在美国亚马逊网站检索看到,营养补充产品“蛋白粉”的售价,折合人民币大约在每磅60-100元。而在亚马逊中国,检索同类产品,售价约在每磅200-400元左右。
更有趣的是,中国是保健品原料的输出大国,一位业内人士说:“同类产品的加工、生产工艺,如果严格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质量差别不太大,但是价格却差了这么多。想想中国的消费者多花了多少钱吧。”
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有人归结为准入制度问题。
宏观经济学者胡释之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现行的审批准入实际是一种行政垄断工具。获得保健食品批文的企业获得由政府强力加以保障的市场,其他未获批文的企业被禁止进入该市场参与竞争。为审批制下,企业自由进入市场的天赋权利被剥夺,成为需要政府赋予的特权。
政策掣肘 壁垒将破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的保健品准入制度是逐一产品“审批制”,对每个试图以“保健品”身份出现在市场的产品都进行审批。这也被业界称为药品化的管理。审批之后获取“国食健字”批准文号,也就是俗称的“蓝帽子”。
自2005年《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以来,保健食品的行业的成本就被无形地提高了。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一个保健食品花50万元审批“太正常了”,而且通常要耗时2-3年。“比如我这个公司就100万,花一半的钱来做这个审批,你想想代价多大。”此前还有多家媒体披露,保健品审批之难导致了一条权力寻租的黑色利益链。中介公司编假材料,行贿官员,收买评委,转卖批文牟取暴利。从申报到批准,每个产品注册的花费在15万元-50万元之间。据估算,10余年来,保健食品企业为此所花费注册费用累计超过50亿元。
在一些小企业为了蓝帽子发愁时,一些大企业则坐拥上百个“蓝帽子”,俨然行业巨头,形成相对的垄断。没有资金、时间和“关系”的企业,轻易不敢申请保健食品,大企业则手握大量批准文号,在市场上“笑傲江湖”。店大欺客,相对应的,垄断也会导致价格偏离成本,消费者为审批导致的高价买单。
多年来,不少业内人士为改变这一政策不断呼吁。国家相关部门也意识到这一问题,修订草案应运而生。
此次《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的五条与保健食品相关的内容中,一大重要变化就是变“审批制”为“备案制为主”,仅对“使用新原料的保健食品和首次进口的保健食品”进行审批注册。这一调整也引起了业内人士的不同评价。
对于“审批制取消”一说,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曾表示,同仁堂目前拿到手的已经有90多个批文,尚有40多个批文还在申请中,一旦取消审批制,那么其手上持有的一大把批文岂不变成一沓废纸?
而对于自然之宝(中国)董事总经理夏俊波来说,这一变化无疑是巨大的利好消息。让保健食品回归“食品”属性,摆脱审批的绑架,让产品放到市场中去历炼,最终让消费者获益,这才是有利于行业的政策。
在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看来,审批与备案都是准入制度的问题, “如果是站在新进入者角度看当然备案好,如果站在老企业角度看,多数支持审批制。”他建议,优秀的企业应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甚至是站在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问题。企业归根结底是为消费者服务的,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偏离了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需要考虑问题,都是一己私利在起作用。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8)“冒牌”保健食品实为三无产品 多起假冒保健食品案被查
- (2014-06-18)普通食品混在保健食品中卖 汤臣倍健被指误导消费
- (2014-06-18)买保健食品 谨防这些“惊喜”
- (2014-06-18)营养保健食品能治病? 绝对忽悠您!
- (2014-07-03)官方或将要求保健食品声称的功能应具科学依据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