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快餐用臭肉是谁的责任?
7月20日,有媒体曝出猛料,揭露出给上海市一众洋快餐供应原料的福喜公司的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的黑幕。据报道,上海福喜食品公司,将落地肉直接上生产线,各种过期原料随意添加;次品全部混入生产线,来历不明的牛肉饼就此“洗白”;监管形同虚设,冷冻臭肉重新变身“小牛排”。这些都是福喜公司加工车间内的场景,这些产品一直以来都直接供给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对此,麦当劳首度开口回应称,将通知全国所有餐厅,封存相关肉类食品;而肯德基、必胜客则表示,正在全面了解情况。(7月21日人民网)
事实上,洋快餐的食品安全风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发泡剂事件”到“脏冰事件”,从“激素速成鸡”到如今的“使用臭肉事件”,一波波的问题不断涌现,无情却又有力地揭示出了,洋快餐安全问题已经绝非“偶然事件”的事实。分析起来,洋快餐频频“出事儿”,无疑是有共同成因的。
首先,相关供应商是奸商,洋快餐经营者也不是良心商家。每次食品安全风波,弄到最后,几乎都成了供应商的问题,而洋快餐往往都会以无辜受害者的身份置身事外。但仔细追究起来,使用臭肉、过期原料等,洋快餐又岂能是毫不知情的?至少,洋快餐在采购时,肯定会明白优质新鲜肉与臭肉在价格上的区别,在加工食品时,也能分辨出好肉与烂肉的不同吧!
其次,消费者的娇惯给了洋快餐昧良心的底气。洋快餐食品安全风波不断,但吃洋快餐者却对其趋之若鹜。因为不怕没人吃,或者即便用臭肉做原料,加工出食品之后,依然会供不应求,洋快餐自然就没有了提高自我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动力。一些消费者一边浏览着洋快餐用臭肉的新闻报道,一边拿着洋快餐大快朵颐。如此情形之下,洋快餐又岂能不使用问题原料?
再次,相关监管疲软的问题,在洋快餐上有着同样的体现。比如在日常监管环节,对洋快餐的原料合格情况,没有一个常态化、严格化的监督管理机制,除了偶尔走过场式的送检、抽查,食品安全的保障工作,全靠企业自我约束;比如每次出事之后,相关供应商被关停了,处罚了,但洋快餐却往往不受处理,或者处理时轻描淡写,无法让其记住教训;比如因为监管的缺失,导致一些洋快餐与部分中国本土企业一样,对内对外双重标准等等。
洋快餐在其本土国都能恪守规则和法律,到了中国却入乡随俗大用问题原料,这明显是中国特定的消费者和有漏洞的监管机制娇纵的结果。而且毫无疑问,洋快餐频闹风波,甚至频曝食品安全问题,不过是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势总体严峻的一个缩影。对此,我们还需彻底反思与进一步努力改进!
作者:刘鹏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8-22)专家:食品安全等领域强制责任险可防止逆向选择
- (2014-09-02)食品安全责任险未必保证吃得安全
- (2014-09-02)食品安全责任险未必保证吃得安全
- (2014-10-20)食品安全——共同的责任
- (2014-11-17)食品安全责任险并非万能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