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大赛寻找“中国密码”
在一连数月扎堆于北京、上海的各类葡萄酒展、酒会以及葡萄酒大赛中,近期举行的WINE 100葡萄酒大赛颇有些与众不同。在连续的三天时间里,上海世博洲际酒店的三楼会议中心彻底“沦为”葡萄酒的战场。在这里,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赛葡萄酒以最严谨的方式分门别类地披上统一的“酒衣”,一串事先编排好的数字代替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出处,等待国际评审团最为专业的审核评定。这的确与我所经历过的为数不多的货真价实的盲品分毫不差。但如果就这样将WINE 100葡萄酒大赛与诸多国际上例行举办的美酒赛事划上等号未免显得有些草率。
在评审室里时而正襟危坐,时而奋笔疾书的是一群国际化的酒评人队伍。他们中有大名鼎鼎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大师,Langton’s葡萄酒拍卖行的创始人Andrew Caillard,新西兰葡萄酒大师 Jane Skilton,2007年世界侍酒师大赛冠军Andreas Larsson,更有活跃于大中华地区的华人专家,著名葡萄酒教育家赵凤仪,知名酒评人赵凡、郝利文、陈源庆以及侍酒师代表吕杨所组成的明星阵容。事实上,从2002年第一届WINE 100葡萄酒大赛开始,一支拥有更多本土酒评人的国际化评审队伍便成了如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的WINE100赛事的独特看点。而更多中国评审的加入也恰到好处地契合了WINE 100赛事以“中国消费者的日常饮酒”为主题的独特定位。而为了配合这一主题,在参赛的400余款酒样所角逐的诸多奖项中,组委会还特别入乡随俗地增添了最佳性价比酒款,为爱酒人提供了更多合理参考,成为名副其实的购酒指南。没错,主办方如此兴师动众地举办如此高规格的盲品大赛的目的只有一个,结合专业国际化视野以及中国口感偏好为广大的中国消费者提供兼具权威性和贴近性的有益参考。
伴随着这样一个崭新而有趣的主题,棘手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究竟中国人喜欢什么样口感的葡萄酒?一味迎合中国市场,执着迁就中式口感是否会降低葡萄酒大赛的水准?国际化标准和中式偏好到底应该如何做到统一?业已举办三届的WINE100大赛一直在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少数国际大师和绝大多数本土专业级酒评人所组成的评审队伍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如中国评委赵凡所说:“相较于西方单一的味觉体系,中国人更讲求五味的平衡,这也是不少外籍厨师感慨中国大厨能在一道料理中完美呈现酸、甜、咸、鲜等多种口感的原因。深受中国料理影响的中国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要求亦是讲求多口味的平衡。而这一点中国评审最能感同身受。”
中国评审存在的意义还在于他们懂得如何对中国本土口味进行国际化引导,从这一点来看,他们更像是一个连接中西方口感差异的桥梁。譬如早期的葡萄酒爱好者通常呈现出弃酸嗜甜的口味偏好、对葡萄酒中浓郁的果香味情有独钟并且不懂得欣赏高品质葡萄酒中复杂的酵母风味。当然,这些片面的,甚至有伤大雅的中国式口味正随着葡萄酒饮用的日益普及被越来越多成熟的葡萄酒爱好者所摒弃。更多的国内爱酒人士开始懂得从葡萄酒的结构、平衡度以及复杂度等多个角度来为一款葡萄酒给出公允评价。
还有更有趣的,在此次葡萄酒大赛中,包括赵凤仪在内的一些中国评审正在尝试着用中国人的系统为参赛葡萄酒做嗅觉和味觉描述。因此在电子评分表上,除了可以清楚看到每款酒的百分制得分,还能看到更具中国特色的品酒辞。“我喜欢用更多接地气的词汇来描述我所品评到的酒,用香草冰激凌的味道来形容人们所不熟悉的橡木桶的香气,用乌梅的香气来描述人们闻所未闻的浆果的滋味。”中国评委赵凤仪说。在这些中国评审看来,既然是为中国消费者选酒,品酒辞也应该是中国式的,用中文作载体并选用中国人所熟悉的味觉词汇。倘若日后在评委会特别推荐的酒款上看到“枣泥、豆沙、杏脯,甚至是甘草、豆豉”之类的品酒辞,也千万别大惊小怪,迅速依照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味觉描述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那款酒才是正经事。
在评审室里时而正襟危坐,时而奋笔疾书的是一群国际化的酒评人队伍。他们中有大名鼎鼎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大师,Langton’s葡萄酒拍卖行的创始人Andrew Caillard,新西兰葡萄酒大师 Jane Skilton,2007年世界侍酒师大赛冠军Andreas Larsson,更有活跃于大中华地区的华人专家,著名葡萄酒教育家赵凤仪,知名酒评人赵凡、郝利文、陈源庆以及侍酒师代表吕杨所组成的明星阵容。事实上,从2002年第一届WINE 100葡萄酒大赛开始,一支拥有更多本土酒评人的国际化评审队伍便成了如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的WINE100赛事的独特看点。而更多中国评审的加入也恰到好处地契合了WINE 100赛事以“中国消费者的日常饮酒”为主题的独特定位。而为了配合这一主题,在参赛的400余款酒样所角逐的诸多奖项中,组委会还特别入乡随俗地增添了最佳性价比酒款,为爱酒人提供了更多合理参考,成为名副其实的购酒指南。没错,主办方如此兴师动众地举办如此高规格的盲品大赛的目的只有一个,结合专业国际化视野以及中国口感偏好为广大的中国消费者提供兼具权威性和贴近性的有益参考。
伴随着这样一个崭新而有趣的主题,棘手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究竟中国人喜欢什么样口感的葡萄酒?一味迎合中国市场,执着迁就中式口感是否会降低葡萄酒大赛的水准?国际化标准和中式偏好到底应该如何做到统一?业已举办三届的WINE100大赛一直在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少数国际大师和绝大多数本土专业级酒评人所组成的评审队伍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正如中国评委赵凡所说:“相较于西方单一的味觉体系,中国人更讲求五味的平衡,这也是不少外籍厨师感慨中国大厨能在一道料理中完美呈现酸、甜、咸、鲜等多种口感的原因。深受中国料理影响的中国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要求亦是讲求多口味的平衡。而这一点中国评审最能感同身受。”
中国评审存在的意义还在于他们懂得如何对中国本土口味进行国际化引导,从这一点来看,他们更像是一个连接中西方口感差异的桥梁。譬如早期的葡萄酒爱好者通常呈现出弃酸嗜甜的口味偏好、对葡萄酒中浓郁的果香味情有独钟并且不懂得欣赏高品质葡萄酒中复杂的酵母风味。当然,这些片面的,甚至有伤大雅的中国式口味正随着葡萄酒饮用的日益普及被越来越多成熟的葡萄酒爱好者所摒弃。更多的国内爱酒人士开始懂得从葡萄酒的结构、平衡度以及复杂度等多个角度来为一款葡萄酒给出公允评价。
还有更有趣的,在此次葡萄酒大赛中,包括赵凤仪在内的一些中国评审正在尝试着用中国人的系统为参赛葡萄酒做嗅觉和味觉描述。因此在电子评分表上,除了可以清楚看到每款酒的百分制得分,还能看到更具中国特色的品酒辞。“我喜欢用更多接地气的词汇来描述我所品评到的酒,用香草冰激凌的味道来形容人们所不熟悉的橡木桶的香气,用乌梅的香气来描述人们闻所未闻的浆果的滋味。”中国评委赵凤仪说。在这些中国评审看来,既然是为中国消费者选酒,品酒辞也应该是中国式的,用中文作载体并选用中国人所熟悉的味觉词汇。倘若日后在评委会特别推荐的酒款上看到“枣泥、豆沙、杏脯,甚至是甘草、豆豉”之类的品酒辞,也千万别大惊小怪,迅速依照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味觉描述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那款酒才是正经事。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6-17)葡萄酒庄酒“标准”出炉 推动产业链新一轮盘整
- (2014-06-17)威龙葡萄酒业绩难看 “有机”卖点OR疑点
- (2014-06-25)高端葡萄酒被打进“冷宫” 中低端葡萄酒逆袭受宠
- (2014-06-30)葡萄酒行业需加强“自律”与“他律”
- (2014-07-03)华为葡萄酒触“电”,重点不在攘外?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