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导刊》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登陆 | 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食品工业的发展成果及问题

2014-06-26 17:15:13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 孟素荷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

  2013年我国食品工业的产值是10.11万亿元,比房地产行业多2万亿元,我们一直认为中国食品工业是制造业当中的绩优板块。在2013年经济下滑的压力中,食品行业仍然保持了超过13%的增长,成为拉动内需的主体,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拉动作用最明显的行业。因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是主体,国营企业所占比重非常小,所以其市场化程度最高。

  在2013年中国的各项经营指标当中,食品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9.8%,利润总额占到12%,上交税金占18.9%。据测算,全年的食品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了11.6%,比2012年提高0.4%,对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0.5%,拉动全国工业经济增长的1.0%,所以说食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特征非常明显。

\

  食品工业在2013年的出口率只占3.6%,96.4%是内需。在城镇化比例已经达到53.7%的背景之下,中国拥有全球基数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目前食品工业的市场仍在扩大中。中国的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扩大的主体,是全球食品工业最为活力的版块。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并且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这个市场将会不断扩大,市场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在2011年,中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美国。

  食品安全对食品工业的倒逼功能日益显现

  管理日益到位、检测指标好转

  2008年的三聚氰氨事件使中国的食品工业整体蒙羞,现在食品安全对食品工业倒逼功能已经显现,中国食品工业的整体水平在这些年有了快速地提高。正是社会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使企业逼着自己去提高食品安全的水平。

  首先管理日益合理,检测指标好转。例如,5月6日的一份抽检公布报告显示,抽检的11大类食品中,婴幼儿乳粉、小麦粉的抽检未发现不合格样品;但瓶(桶)装水、果酒、配制酱油的抽检不合格率分别为11.9%、11.1%和14.3%,安全风险较高。在这个报告中,政府把不合格率放大而且公示,显示了政府的管理从危机应对向风险预防监管模式的转变,重要的是对桶装水、配制酱油、果酒产品的风险预警,显示出管理的前移与预防功能,而不是出了问题后再采取措施。可以看到中国食品工业安全的管理水平在稳步地提升,政府的观念也在转变。

  企业家的责任主体意识增强

  “将食品安全的成本列入企业的生产成本,是最经济的选择。”企业用市场之手梳理产业链,诸多不合格企业被挤出市场,成长与淘汰并进。例如,为了保证原料的安全,双汇企业除了正常的检测费用外,每年还会支出1500万的费用用于对供应商抽检。

  中国食品安全呈稳中向上的趋势,得到全世界的尊重

  2014年4月的国际食品安全大会上,来自国际著名的评估组织、经济学人智库(EIU)的全球预测总监利奥•阿布鲁泽斯认为中国属于全球“食品安全良好”之列。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源于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报告》,该指数包括食品价格承受力、食品供应能力、质量安全保障能力3个方面的27个指标。根据这3个方面的分析,中国的食品价格的承受力位于世界第8位,食品供应能力位于世界第7位,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也位于第7位,在亚洲国家当中居于日本、新加坡之后。中国在107个国家中整体得分60.2,排名42,属于中等水平。食品安全的指数是由短板决定的,我们必须重视中国食品安全中的短板。

  中国食品安全的三大短板

  中国食品安全有三大短板,分别是源头污染、食源性疾病和信任危机。

  生态和环境造成的原料污染是当前中国食品安全最大的短板和隐忧,而且这种情况短期内难以解决。中国用占全球5%的土地、6%的水源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在粮食安全的压力下,中国不得不使用农药和化肥。但因使用不合理,目前中国农药的适用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5倍,导致全国16%的土地被污染。土地污染造成粮食污染,进而导致不合格食品的产生,而土地缓释需要几十年,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短板。像镉大米的问题,辣椒红素中罗丹明B源于本底物质的富集问题,水产品污染问题,均源于此。

  食源性疾病——隐形杀手。在美国,每年有数千人死于食源性疾病,中国虽统计不详,但一定很严重。

  “信任危机”是中国食品安全的最大挑战。今年1月3日到6月3日中国在全国各地发生了21个与食品相关的事件,中国食品技术科学学会组织一流的专家对这些事件进行评估,这些事件大多数本不属于食品安全事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媒体炒作而被误读。

微信关注

相关热词搜索:食品工业 成果 问题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

食安中国 Copyright © www.cnfoodsafety.com 2012-2015 版权所有 海淀分局网络备案编号: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备09075303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中路39号万地名苑2号楼504室(邮编100039) 联系电话: 010-88825653 业务咨询:010-88825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