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 更要追溯监管
德法并重,正成为治理中国食品安全的新标识。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昨日第六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上表示:“尚德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食品安全是生产者生产出来的。”
制假售假屡禁不止,食品安全成为了困扰吃饭的大问题,很显然都是受利益驱使。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在全国建立食品安全红、黑名单,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损的激励约束机制,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让失信行为成为不敢碰的“高压线”,固然能够使食品生产者不愿违法,但仅靠道德约束,似乎并不现实,还需要以法的形式来约束,让人不敢做违法。
正像胡颖廉教授说的:“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某种意义上也是‘吃’出来的,食品是否安全,终究要落实到‘产’和‘管’等行为。”
很显然,每个产品从一开始,就带上一个信息,从种植到餐桌的长长的食品链条中,要想确保每个环节的安全性,追溯体系无疑是最为关键的手段。
但笔者认为,只追溯生产者的责任还不够,必须将追溯锻造成为一柄“双刃剑”,既可以追溯生产者的责任,又可以追溯监管者的责任,实行生产者与监管者责任捆绑,使其“一家有事,百家不安”,方才能确保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否则,食品安全就无保证。
因为,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实行生产者与监管者责任捆绑,自然增强了执法者的积极性,执法者自然就会变坐等“来料加工”,为“上门服务”,执法者自然就会由排成方阵的“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变为随时随地的小股出击随时观察动向。
同时,实行生产者与监管者责任捆绑,还必须划分责任,避免责任踢皮球,是谁的责任就追究谁的责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谁都有责任,谁都没责任,导致法不责众,追究责任成为了嘻嘻哈哈。
最后,供需形成市场,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吃”出来的。这就要加强“食客”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形成对假冒伪劣人人喊打的局面,才能让假冒伪劣从我们的餐桌上永远消失。
我们相信,只要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实现“产”、“管”“吃”全方位监督,公众就一定会吃得放心、健康。但我们必须牢记,食品安全不是口号,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坚持最重要。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 (2014-07-07)烟台市食药监局着力构建食品药品质量追溯体系
- (2014-07-23)食品质量安全管理,iData有新招数!
- (2014-08-08)漳州:举办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培训班
- (2014-08-08)“三品一标”农产品将全部纳入质量追溯试点范围
- (2014-08-11)蒙牛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再升级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