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和您的家人习惯食用的蜂蜜,可能与蜜蜂毫不相关。
在鱼龙混杂的蜂蜜市场中,“假蜂蜜”横行。据记者近期调查、以及以往蜂蜜市场公开信息的反馈,假蜂蜜已在国产及进口蜂蜜中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渗透。而造假的形式也五花八门,以白糖蜜、大米糖浆蜜、玉米糖浆蜜等为主要形式,再加入明矾、甜蜜素、饴糖等各类食品添加剂。
目前,蜂蜜制假者喜欢将掺入了各种糖浆以及食品添加剂的蜂蜜称为“指标蜜”。他们称,只要农残兽药各项指标合格即可,而掺入的各类糖浆毕竟只是糖,没什么危害。
但另一方面,这类假蜂蜜却常常难以被“识破”。知名食品安全与环保专家、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金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强制性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蜂蜜》(GB 14963-2011)中虽然规定了蜂蜜的定义及蜜源,对理化指标及微生物等方面也有详细要求,但国家标准是从安全角度出发,对假蜂蜜仍难以检出。
危害类型一:玉米糖浆蜜
添加糖浆是“假蜂蜜”最普遍的一种做法。新西兰麦卢卡蜜蜂协会一次对香港地区蜂蜜市场进行的检查发现,在55份样本中,有14份样本中添加了糖浆。对此,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却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新西兰从未允许蜂蜜生产商向蜂蜜中添加糖浆类物质。
最早进入造假者视野的是玉米糖浆以及甜味素。加入这些物质后,再配以食用果胶等做黏稠剂,调制出来的浆液会比真蜂蜜还更逼真。如果不通过专业仪器和检测设备,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辨识。而使用玉米糖浆制造假蜂蜜,其成本要明显低于真蜂蜜。
不过,使用玉米糖浆制作的假蜂蜜,对消费者健康存在潜在威胁。食品安全与环保专家董金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蜂蜜制造商喜欢玉米糖浆是因为它很便宜,而且具有更长的保质期,我国国家标准中并未规定玉米糖浆每天的摄入量。但是这些糖浆进入身体后,对健康没有任何好处,且会扰乱代谢,容易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这种由玉米制成的糖浆,在碳酸类饮料中更为常用。经常食用,会增加肥胖和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玉米糖浆将消耗体内对保证胰岛素生产很重要的矿物质,甚至直接引起胰岛素抗性。
此外,和葡萄糖不同,高果糖玉米糖浆摄入后很快就被肝变成脂肪,并被储存在附近的组织或在肝脏里。或许它不会直接造成肥胖,却可能使本来肥胖的人更胖或累积更多脂肪,并可能损害肝脏。
危害类型二:大米糖浆蜜
继玉米糖浆之后,大米糖浆成为假蜂蜜制造者的新宠儿。 从2008年开始,大米糖浆甚至成为国内蜂蜜造假中添加的主要成分之一。
用大米糖浆替代蜂蜜,再添加果葡糖浆、香精等原料,颜色就会与纯正蜂蜜几乎一模一样,其理化指标也完全符合现行的国标。一些不法商贩添加的工业生产出来的果葡糖浆,跟真正蜂蜜所含的果葡糖浆在化学分子结构上是相同的,因此用仪器只能检测含量多少而检不出真假,普通消费者根本没办法识别这种假蜂蜜,它的隐蔽性也就更上一层楼。
一些糖浆企业表示,不少蜂蜜企业都采用浓度为75%或80%大米糖浆勾兑蜂蜜,“用大米糖浆勾兑的蜂蜜,产品质量甚至能达到欧盟的标准”。
虽然大米糖浆是以大米为原料水解后精制、浓缩成的一种淀粉糖,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麦芽糖等,对人体无害。但董金狮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如果食用过多这种勾兑蜂蜜,可能会导致摄入更多的热量,引起超重或肥胖,而肥胖是引起糖尿病的另一个危险因素。
更重要的是,蜂蜜中60%~80%是人体容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糖,还含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等多种有益健康的微量元素,而这些在勾兑蜂蜜中是不存在的。
危害类型三:白糖蜜
相比玉米糖浆和大米糖浆的制假工艺,添加白糖来调制蜂蜜曾是早期较为流行的制假方式之一。
制假者会通过向沸水中加入白砂糖,而后往糖水里加入酱油和明矾来调制假蜂蜜。据悉,酱油加入量的多少直接决定“蜂蜜”呈现的颜色:加少了,可以冒充颜色较淡的紫云英蜜、槐花蜜等;加多一些,则可以冒充颜色较深的枣花蜜、甘露蜜等。
董金狮告诉记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1)中对明矾(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要求为,可在“豆类制品、小麦粉及其制品、虾味片、焙烤食品、水产品及其制品、膨化食品”中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且铝的残留量不得大于100mg/kg。蜂蜜产品不在上述范围内,因此不得用白糖和明矾调制冒充蜂蜜。
明矾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起到净化和膨松的作用,但由于其化学成分为硫酸铝钾,含有铝离子,所以过量摄入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成分的吸收,进而导致骨质疏松、贫血,甚至影响神经细胞的发育。此外,铝离子很容易在人体大脑、肾、肝等器官中蓄积,如在大脑中蓄积过量,就会引起记忆减退、痴呆等问题。
而白糖由维生素B群(主要是维生素B1)帮助消化并转化为葡萄糖,再进一步转化为糖原之后,作为能量储存在肝脏和肌肉中。白糖不含任何营养元素,只是靠消耗体内储存的维生素B1来用以消化。
董金狮说,糖尿病患者和婴幼儿不宜食用过多白糖。糖尿病患者摄入过多糖分会提高血糖,婴幼儿食用过多对牙齿不好,且容易引起肥胖。
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蜂蜜制假者已将白糖改换为糖浆。这一方面在于检测技术的提升,另一方面也由于国内白糖价格节节攀升,制假者难以再通过白糖造假来获得高额利润。
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规范蜂蜜及蜂蜜制品行业的发展,加大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并建立市场退出机制,将制售假蜂蜜的企业逐出市场。
(责任编辑:nu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