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规定了选用"丽农茶苗"发展无性系良种名优新茶园的建园规划、品种选择、新园定植、老茶园改造、树冠管理、土壤改良与管理、肥水管理、冻害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茶叶采摘等栽培技术要求。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为选用"丽农茶苗"的客户和茶农提供技术服务,努力使选用"丽农茶苗"的客户和茶农种茶能出效益,早出效益;本标准适用于选用"丽农茶苗"的客户和茶农发展无性系良种新茶园时参考。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7172-87 土壤水分测定法
GB4285-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8321.1-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8321.2-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8321.3-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8321.4-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8321.5-8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3、建园规划要求
3.1 "丽农茶苗"品种主要为适制名优绿茶的中小叶无性系良种。国内各省市大部分茶区均适宜种植,但北方茶区(如山东)引种时应注意品种的抗寒性差异。
3.2 土壤呈酸性(红壤或黄壤),PH值4.5~6.5,非石灰岩发育成土,土壤含石灰0.2%以下。
3.3 山坡地或丘陵地,坡度25°以下。
3.4开垦:
3.4.1 坡度15°以下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50cm。
3.4.2 坡度15°度以上坡地,按等高水平线筑梯地,梯面宽应在1.5m以上,然后开垦。
4、品种选择
4.1 新发展名茶基地,应根据当地名茶品质特点选择相关的无性系品种,如扁茶体的以龙井43、乌牛早、迎霜、龙井长叶等为宜,多毫类名茶以白毫早、迎霜、劲峰等,多毫银针形如595、银猴等适应性强、产量高、发芽早、茸毛多、适制性好。
4.2 鸠坑种等有性品种,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香高味浓,要采取更新改造措施。
5、定植
5.1 定植时间
5.1.1 春季定植:2月上旬至3月上旬发芽前。
5.1.2 秋季定植: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
5.2 定植密度
5.2.1 单条播:行距150cm,株距30cm,每丛茶苗(2~3)株,每公顷苗数4.5万株左右。
5.2.2 双条播:大行距150cm,小行距40cm,株距25-30cm,每丛茶苗2株,每公顷基本苗数(7.5)万株。
5.3 基肥
茶行确定后,按茶行开种植沟,深50cm,宽60cm,种植沟内施足底肥,每公顷施栏肥或青草等有机肥(30~45)t,加饼肥(1.5~2)t,磷肥(0.5~1)t,施后覆土,间隔一段时间后种植。
5.4 栽种
5.4.1 根据种植规格,按规定的行株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最好是现开现栽,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
5.4.2 栽植茶苗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填入沟(穴)中,逐层填土,层层压实,将土壤覆盖至不露须根时,用手将茶苗轻轻一根,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再适当加细土压紧,随即浇足"定根水",再在茶苗根部覆些松土。一般栽到埋没根颈处为适度。
5.4.3 移栽定植后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材料可用茅草、柴禾、稻草、秸杆等,每公顷用量(15~20)t。
5.4.4 栽后定期检查成活情况,发现缺株,及时补齐。
6、树冠管理
6.1 定型修剪
6.1.1 定型修剪的对象是幼龄期茶树,通过修剪,促进侧枝形成,培养骨架,塑造树型,为形成广阔的采摘面打下基础。
6.1.2 定型修剪一般分三次完成。修剪时间: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晚秋或早春)时进行,第二次在栽后第二年2月中下旬进行,第三次在定植后第三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或春茶后进行。
6.1.3 修剪高度与方法:第一次在离地(15~20)cm处用整枝剪剪去主枝,第二次在离地( 30~40)cm或在上年剪口上提高(10~15)cm处修剪,第三次在离地(45~50)cm处,可用篱剪剪去上部枝条,要求剪口光滑。
6.2 轻修剪
6.2.1 轻修剪的对象是成龄茶园,通过剪去冠面突出枝和晚秋新枝,刺激茶芽萌发,平整冠面,控制树高,便于采摘。
6.2.2 轻修剪每年可进行(1~2)次,时间宜在春茶后(5月上中旬)、秋末(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进行,秋剪利于翌年春茶早发芽。
6.2.3 方法:用篱剪剪去树冠面(3~5)cm的枝叶,把冠面突出枝、晚秋新梢剪除。
6.3 重修剪
用整枝剪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的枝条剪去1/2至1/3,重新培育树冠,一般在晚秋、早春或春茶后进行。
6.4 台刈
用台刈铗或锋利柴刀将衰老茶树地上部分枝条在离地10cm左右处全部刈去,重新全面塑造树冠。一般在晚秋、早春或春茶后进行。
7、土壤改良与管理
7.1 地力指标
有机质1.0%以上,PH值4.5~6.5,并有一定量的速氮,速磷,速钾营养元素及多种微量元素。
7.2 深翻改土
7.2.1 每年或隔年一次,一般在(9~11)月秋茶结束后进行。
7.2.2 在茶行两侧深挖,深度(20~30)cm。
7.2.3 结合深挖,每公顷施(15~20)t有机肥(桔杆、垃圾、堆肥、青草、猪牛栏粪等)、(1.5~2)t饼肥和(0.5~1.0)t磷肥
7.3 中耕除草
7.3.1 春茶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中耕,深度(5~10)cm。
7.3.2 夏茶前中耕在春茶采制结束后(5月上中旬)进行,深度(10~15)cm。
7.3.3 伏耕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进行,深度(15~20)cm。
7.3.4 中耕结合除草。如杂草较多应及时锄铲除草,也可用除草剂除草,但注意不得喷洒在茶苗植株上,幼龄茶园茶根周围杂草应用手工拔除。
7.4 铺草
在高温、干旱和冷冻季节到来前的夏初和秋末,在茶树行间铺草,每公顷(15~20)t,可抗 旱抗寒,又可增进地力。
7.5 间作套种
7.5.1 已封行的茶园不宜间作套种。
7.5.2 未封行的茶园,在行间可套种浅根性作物,如豆类,不宜套种与茶树争光、争肥、争水或有相同病虫害的作物。
8、营养与施肥
8.1 需肥诊断
茶树正常生长发育必需元素中消耗量大而土壤常供应不足的是氮、磷、钾三要素。缺素症状见表1。
表1 缺 素 症 状
元素 缺素症状
氮 素 树势衰退,叶片枯黄无光泽,芽叶细小,大量出现对夹叶,叶质粗硬,叶子提早脱落,开花结实增多。
磷 素 新生芽叶黄瘦,不易伸长,老叶呈暗绿色,逐渐失去光泽,进而枯黄,叶子寿命短,根系带黑褐色。
钾 素 下部叶片早期变老,提前脱落,叶焦且不规则地伴以缺绿病,易感染病虫害。
8.2 施肥时期
8.2.1 春茶前催芽肥,2月中下旬。
8.2.2 夏茶前追肥,春茶结束后的5月上中旬。
8.2.3 秋茶前追肥,夏茶结束后,6月下旬至9月中旬期间分期施。
8.2.4 秋冬季,结合深耕施基肥,在10月~11月施。
8.3 施肥量
8.3.1 幼龄茶园:以氮为主,氮磷钾配合。每年用量见表2。
表2 三要素用量 kg/hm^2(公斤/公顷)
树龄 氮 磷 钾
1~2年 20~45 25~45 7~15
3~4年 45~90 25~45 4~10
5~6年 90~135 45~65 4~10
8.3.2 成龄及衰老茶园:以氮为主,铺以磷钾。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及干茶产量情况确定,见表3。
表3 施肥量 kg/hm^2(公斤/公顷)
干茶产量(公斤) 氮 磷 钾
≤400 100 30 20
400~750 150 35 25
751~1500 200 40 30
1501~3000 250 50 35
>3000 300 60 40
8.3.3 基肥与追肥用量比为30∶70,追肥中春夏秋三季用量比为50∶20∶30。
8.4 施肥方法
8.4.1 根际施肥:在树冠下行间开10cm深条沟,施入肥料后覆土。
8.4.2 根外追肥:宜选阴天、傍晚进行树冠叶面喷洒。常用肥料浓度:尿素(0.3~0.5 )%;过磷酸钙(0.5~1.0)%;硫酸钾(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