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页┊ 联系我们 |
|
|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新闻中心 > 法规标准 > |
行业综述出台5年食品QS标遇尴尬
时间:2014-05-08 22:28来源: 浏览次数:
虽然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近,但市场的反应却多少有些让人泄气。日前,有消息称,今年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推行的第五年,目前,除了功能饮料等新类型产品不能及时申请QS标志外,绝大部分食品已完成市场准入工作。
虽然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近,但市场的反应却多少有些让人泄气。 日前,有消息称,今年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推行的第五年,目前,除了功能饮料等新类型产品不能及时申请QS标志外,绝大部分食品已完成市场准入工作。 这似与计划完全吻合—— 2004年底,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纪司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争取用2-3年的时间,把所有28大类555种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全面完成。而衡量某种产品是否获得准入的最直观指标便是,有无QS标。 “遗憾的是,从2002年QS标志推行以来,虽然已有5年多时间,但市场各方对其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仍不容乐观。”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如是说。 宣传乏力导致形同虚设? 理应是这一制度最大受惠方的消费者,似乎最不领情。记者在一家大型超市随机采访十余位正在购物的消费者,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不知道QS标志是什么”,只有4位表示听说过,但也语焉不详。 正在乳品区采购的张女士对记者说,因为觉得在大型超市和商场买东西比外面的小店要有保证,所以比较放心,从来不看什么标志。“只有媒体曝光后,才会特别注意包装日期和保质期等,但‘QS’是什么意思,我还真不清楚。” 即便知道者,也表示他们选购食品时的首要标准是品牌、价格,而非“有无QS标志”。 销售群体的情形也如出一辙。记者就此标志询问了几名促销员和卖场的工作人员,结果没有一个人能正确回答,均表示“不太清楚”。 与此同时,部分生产企业也对QS标志持“不必要”甚至“不认同”的态度。据某知情人士透露,一类食品申请QS标志的费用,应为2000元到3000元不等。“虽然钱并不多,但一些企业就是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尤其是那些走农村市场的中小企业更觉如此。”这位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对食品生产管理比较严格,只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来生产,基本上不会出现大的问题,有没有QS标志,都不会对企业的生产造成什么影响。 针对上述现象,北京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委员会相关人士表示,这与QS标志的宣传不足和本身的设计有关。“首先是宣传不充分、不到位,目前很难在大众媒体和卖场中看到QS标志的公益广告。这使得虽然业界都知道QS标志的重要性,但消费者不知道。”他指出,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向广大消费者解释清楚这一标志的含义,以及该标志的重要性等问题。 其还指出,人们普遍缺乏对QS标志的认知,还与标志的设计不科学有关。QS是“质量安全”的英文QualitySafety的缩写。“但是,对于那些不懂英语的消费者来说,很难想到这个标志会和‘质量’有紧密的关系。虽然下面附有中文,但与英文比较起来,太不醒目,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标志在设计时应从广大消费者角度考虑,最好选择最能让人理解和记忆的方式、语言。 超市自制食品成QS“盲区” 还有一大尴尬,也是QS标志必须面对的,那就是目前,大多数超市自制食品均无“QS”认证标志,成为食品安全的“盲区”。 记者在几家超市看到,无论是糕点、卤肉、香肠,还是各种面点,只要属于超市自制类,标签上大都只有生产日期、价格,而看不见QS标志。 事实上,据国家质检总局2005年6月的通知,对2005年7月1日后无生产许可证生产销售10类食品的违法企业将严肃查处,而2005年7月1日以后生产的此类食品未标注QS标志的,也不得在市场上销售——这10类食品分别是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速冻面米等。 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近两年,超市自制食品曝出的问题比较多。“两年前,有关超市、商场自制食品质量送检案件不过十多起,今年送检的数量则明显呈上升趋势。其中,超市自制食品质量问题较突出。”他表示,从送检的投诉中看出,过期生肉、过期卤制品、变质水果拼盘等问题时有发生,而熟食因卫生条件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更是普遍,不少食品存在菌落总数、大肠杆菌严重超标问题。 在他看来,QS标志的尴尬在于,“QS认证是针对食品加工企业而言的,主要应用于生产加工环节,而超市是零售业,属于流通环节。这使得超市自制食品尚未列入QS认证范畴,变得‘理所应当’起来”。 QS标志这一“盲区”的存在,令监管也随之变得尴尬——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主要由工商部门负责监管,他们大多采取不定期抽检的方式。“问题是,超市大部分熟食都是自产自销,即使事后检测发现质量问题,也早已卖出去了。对消费者来说,事后监管的意义其实不大。”这位人士直言不讳地指出。 他表示,目前,对超市自制食品类的检测和监督存在监管脱节现象,而造成这种脱节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对食品卫生的监管采取的是分段管理。“质量监督部门负责产品在生产环节的监督,工商部门负责产品在流通领域的监管……这使得各环节在衔接时很容易形成‘肠梗阻’。” 而在部分业界人士看来,QS标志今后面临的新课题其实还远不止上述两个。6月下旬,因购买的功能饮料包装上无QS标志,北京两名律师以公益诉讼的名义,将相关生产企业和商家一同诉至法院。 而关于食品有无QS标志的争议,这两名律师也并非起诉生产厂家和销售商的第一例。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此前,广东凉茶、雀巢美极鲜味汁等产品也曾因无QS标志,被律师或消费者告上法院。对此,国家质检部门统一回答口径——目前这些产品还处于发证阶段,尚未公告进入无证查处阶段,因此无证可以销售。 “由于政策模糊,随后的解释也同样不清晰,这给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困扰,究竟该如何理解和看待QS标志?”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说,“如果解决不了这一问题,QS标志目前所遭遇的那些尴尬,也就无法化解。”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分隔线----------------------------
|
|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