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食安中国网,今天是,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鼠)农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 fenge2
logo
虚位以待
 当前位置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技术前沿 > 食品追溯 >

食品安全追溯需法治设计

时间:2014-05-05 10:14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食品安全追溯本质上是个现代化治理的问题。它离不开技术,但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它离不开法治,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如何切实推出全国性的食品安全追溯体制和平台,考量着国人的法律智慧 《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
电子杂志     

    食品安全追溯本质上是个现代化治理的问题。它离不开技术,但光有技术是不够的;它离不开法治,但徒法不足以自行。如何切实推出全国性的食品安全追溯体制和平台,考量着国人的法律智慧

    《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 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可见一斑。当今中国是一个商品大国,食品作为商品往往经过多级流转,当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怎样找到罪魁祸首进行惩处乃至召回,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这需要“从餐桌到田园”的逐级倒查,即食品安全追溯。它常常被认为是食品安全治理的终极武器。

    放眼国际,欧盟早在2000年就对牛肉产品出台过相关规定,要求上市的牛肉产品必须在标签上标明牛的出生地、饲养地、屠宰场和加工厂。2002年又规定要求所有上市销售的食品均需具备可追溯性。此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也推出了类似的制度和配套的技术标准。

    在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自2003年启动“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即通过商品条码追查食品制造的各节点;2005年,该局又强制要求一些企业在产品上粘贴或复制“电子监管码”,并纳入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2007年,为确保北京奥运会的食品安全,奥运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中心启用,实现从生产基地到奥运村的全过程控制;2014年,甘肃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省一级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不难看出,从政策到技术,从试点到拓展,我国的食品安全追溯事业已现雏形。

    说起来,这些做法并不神秘,就是给食品加上特殊的“身份证”。通常是贴上纸面标签或者附上食品追溯码。譬如,北京市的“放心肉”工程就是给每头猪戴上“耳标”,给每只鸡戴上“腿环”,做到上市肉块都有标识。有些标识还以植入皮下、(陶瓷丸)吞服肚中等形式“贴”上家禽和牲畜。

    从理论上讲,这些方式应该能够快速地定位问题所在。然而,实践效果却打了不少折扣。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在我国遭受冷遇,还是一个基本的现实。究其原因,一是因为这一机制尚未实现全部追溯。当前主要采取的是企业自有基地、农场超市对接等简单的模式,政府机关没有也无力参与其中,这仅仅是部分企业、产品、环节的追溯,通常很难找到最终的问题源头。其二,在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的大环境下,人们普遍担忧企业采集食品安全资料的可信度,怀疑所谓的可追溯食品是否是真正的“看得见”、“信得过”、“叫得响”食品。其三,食品安全追溯的成本也是一个障碍。为了还原食品流程而增加投入,进而大幅度提升食品价格,无疑会影响众多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如何推动中国式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就成为一个时代命题。

    国际实践表明,食品安全追溯的数据库既可以由企业主导建设,也可以由政府主要承担。前者,所有的信息采集、标识、交换以及后续的物流跟踪均由企业自主、自律完成;后者则由政府创建和管理食品档案数据库。相比而言,后者属于“猛药”,政府也需要专门的巨额投入。“治乱用重典”,当前越来越多的公众呼吁我国政府主导建设食品安全追溯系统。  


(责任编辑:shp)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分隔线----------------------------
fenge6
社区
kuang
 新浪微博
fenge6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fenge6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4年5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3-03
2013-1~2
2012-12
更多>>
fenge6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