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 fenge2
logo
虚位以待
 当前位置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行业速递 > 农副产品 >

“有机农业热”显现传统供应链危机,建立互信是关键

时间:2014-04-24 14:58来源:中国投资网 浏览次数:
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一再刺激公众神经,人们对安全的忧虑引发了一线城市的“有机农业热”。公众希望找到安全、可信赖的食品,因此突出“无农药”、“无激素”、“有机肥”、“非转基因”等有机农业概念的农业企业脱颖而出。
电子杂志     
   近几年的食品安全事件一再刺激公众神经,人们对安全的忧虑引发了一线城市的“有机农业热”。公众希望找到安全、可信赖的食品,因此突出“无农药”、“无激素”、“有机肥”、“非转基因”等有机农业概念的农业企业脱颖而出,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杜相革更是表示,10年后中国有机农业规模将会达到1亿亩。但另一方面,近年来关于有机农业的负面报道却屡屡见报。有机农业真的能帮助消费者摆脱安全问题的困扰吗,还是带领大家进入了又一个陷阱?
  国内外消费者对“有机农业”的理解有差异
  有机农业的概念源于国外,其出发点是倡导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平衡,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出于对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而付出更高的价格购买有机食品。而国内对有机农业的理解却与此不同,迫于现实情况,消费者多是从安全性角度出发,更看重有机食材“不使用转基因技术、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大部分的国内消费者希望来自有机农业的产品“更安全”,并将“更安全”与“更好吃”、“更好看”、“包装更精致”划上了等号。这种想法其实已经为新一轮的食品安全危机埋下了伏笔。
  在农业生产中,导致化学药品滥用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便是消费者导向。食尚自然的工作人员对法治周末记者说:“消费者都喜欢个头大、品相好、便宜的菜,对于普通的农民来说,要满足消费者的要求,投入化学用品是一个最有效途径。而年复一年的使用化学农药和肥料,也造成了病虫害的抗药性和土壤的板结,若要在逐渐恶化的环境下继续保证产量,农民只好超量再超量的使用农药和化肥。”面对这个周而复始的恶性循环,食尚自然表示:“我们就是想引导消费者走出这个误区,让大家看到,安心蔬菜不漂亮,但有味。”
  在“食尚自然”的自有农场里,法治周末记者看到,他们种植的蔬菜,品相、个头参差不齐,颇有“放养”的风格。在这个农场里,没有任何化学药剂的刺鼻气味,有的只是每个夏日来临时,浓浓的豆饼肥和粪肥的气息。不符合有机标准的投入物在这里是严格禁用的,但却不是所有消费者对此都能有所认识和理解。食尚自然透露,他们也曾经遇到会员的投诉,甚至退单,理由是他们的菜“看起来”跟菜市场的没什么不一样。
  “接到这样的投诉我们感觉挺遗憾的,但是也能理解,毕竟消费者对事物的认知已经成型,自己会有判断什么是他认为的好的产品,虽然有时他们的认知可能不够准确。有机蔬菜与菜市场的普通蔬菜相比,靠眼睛是看不出差别的,有些菜也许能吃出一些差别,比如我们的紫甘蓝,若生吃就会发现是非常甜的,有些蔬菜用来清炒,本身的美味就会显现出来,但也有很多蔬菜靠目测、品尝都是感受不到差别的。我们没法保证结出的每一个果实卖相良好,这也不是有机该干的事儿。”面对消费者的一些误解,食尚自然则“淡然处之”,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向他们的会员普及有机农业、食品安全、营养方面的知识,这种不温不火的节奏,反倒让法治周末的记者替他们有点担忧。
  美丽的外表往往会让人丧失正确的判断,如果作为消费者的我们,继续以“更好看”、“包装更精致”、“价格更便宜”这些任性的要求去看待有机农业,这片市场也会沦陷。
  多方原因催生国内有机市场乱象
  自2011年起,屡有媒体报道称市场上有机食品大多数“高价却不有机”,近年来更有行业内知情人不断在微博爆料,部分厂商采购新发地的普通蔬菜后,声称是自家农场种植的决无化学药剂的有机蔬菜配送给消费者。
  面对这些情况,食尚自然的工作人员们充满了无奈:“对于部分同行采购新发地蔬菜配送给会员的事情,我们有所耳闻,也能想象得出大家这么做的原因。”
  由于有机农业倡导符合自然规律的生产,又不使用化学药剂,所以选择有机农场的消费者“不得不”配合生产节奏,每次订菜都只能在应季的蔬菜中做选择。食尚自然的会员有时甚至会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们太强势,说今天不给吃豆角就真的不给,哪儿有这么对待上帝的。”对于这一点,食尚自然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会员能这样跟我们开玩笑,直接把他们的不满说出来,这是让我们很高兴也很骄傲的。会员嘴上这样说,但因为认同我们的理念,也了解我们确实是踏踏实实的用良心种菜,所以类似不吃反季节蔬菜的这种问题也算可以接受和克服。毕竟他们也都明白非要在冬天吃豆角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比起牺牲家中子女、老人和环境的健康,我们大部分的会员还是选择短暂牺牲自己的口味偏好。但也不是所有消费者都能理解和接受这一点,毕竟化学农药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是慢性的,但能不能吃到自己喜欢的茄子、芥蓝,这种刺激确实眼前的。”
  为了弥补自身蔬菜产量上的缺陷,有机农业的部分参与者渐渐选择了杀鸡取卵的方式,用批发市场的普通蔬菜补充自己的供应品种,以期望降低会员的投诉和流失。对于这个敏感话题,食尚自然的工作人员也大方的跟我们的记者分享了观点:“如果他们将信息公示会员,告知由于近日的天气或虫害原因,农场的XX品种蔬菜无法供应,今天为大家配送的该品种蔬菜是来自批发市场,并且按照普通蔬菜计费,在会员没有反对意见的前提下,这种方式则是可接受的。但如果未告知会员实情,并继续以有机蔬菜标准计费,这种方式就不太可取。而倘若是黑心商家出于赚钱考虑的挂羊头卖狗肉,就太让人气愤了。”
  食品安全问题源自供应链不健康
  农产品供应链的两端是农民(生产者)和市民(消费者),现实的情况是农民种出的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于是转投了生产劣质产品的阵营;市民吃到的食物不安全、没味道,于是习惯性的压低价格。食品安全问题的根结,也正是出在了这条恶性循环的供应链上。为了改善供应链两端的生存现状,很多组织和个人开始了积极的尝试。记者走访的食尚自然正是其中一家。
  人们常说“好产品不是监管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却忽略了这句话背后隐藏两方面含义。获得好产品需要两个先决条件,一是生产者的良知,二是公平的贸易环境。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当下,我们只看到农业生产者的“声誉”总有负面,化学残留、非法添加剂、价格高、味道不好……似乎总与生产者脱不了干系,却忽略了另一面。
  对此,食尚自然有自己的看法:“什么信息都不了解,这就是90%的农业生产者面临的情况——今天种的一亩菜,谁买?何时来买?多少钱买?农民都不知道,他种植的蔬菜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于是,他就要对抗风险。”
  很多时候农民选择超量使用农药、化肥,并非是为获得丰厚的报酬,而是为了在艰难的现实中得以生存。
  现有的农产品供应链中,从采购种子,到农民种菜,到菜贩收菜,再到流通至市场,每个环节只有10%-15%的毛利,有一点商业概念的人都能了解这个毛利率意味着,农民是挣不到什么钱的。所有的农产品,只是到最后的零售环节价格翻了一倍,真正在这个供应链中获利的是石油和商业地产。作为生产者的农民,辛苦一整年,一亩地只能赚几百块钱,再加之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影响,农民唯一的出路就是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劳动量、对抗气候、虫害带来的风险。而在给农作物打药时,他们自己的身体也受到伤害。
  没有合理的利润留给生产者,是不可能获得好产品的,但消费者很少有机会思考这些。比起其他的生产者,食尚自然非常幸运,在运营将近两年的时间内,他们已经遇到了诸多的忠实会员。
  在“食尚自然”定制蔬菜套餐配送的会员张丽(化名)对法治周末记者说:“与我们这些消费者相比,农民其实更弱势。我们一个正常的三口之家,每年花费在吃上的开销大概在两万块钱,这对于我们家来说,大概是家庭年收入的十分之一,对于一些条件更好的家庭,所占比例会更低。但这两万块钱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可能就是一年的总收入了。所以我愿意用一个能让农民有利润的价格去买他们种出的菜,我也愿意去信任他们会按照我们的约定,提供没有化学农药、用有机肥种出来的好蔬菜。”
  张丽的表述很质朴,却与有机农业专家张壬午的分析不谋而合。今年3月,张壬午曾表示,构建“生态信任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这种农业理念,更强调人的作用和理念的转变。
  食尚自然花费了大量精力和他们所有的会员、潜在会员沟通信息,建立透明的环境,以树立彼此的互信。他们为会员配备了一对一的客户服务;要求所有新会员在4周内必须到农场,所有老会员每年来农场至少一次,认识种菜的人,了解种菜的事。
  食尚自然的做法很类似国外的有机农场主,他们从事有机农业的最大驱动力并不是利润,而是更看重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感。但是现阶段,这种信任在中国还是一种稀缺资源。
  将近两年的尝试和探索让食尚自然换来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他们也都逐渐成为了食尚自然的“铁杆”,越来越投入得真正参与到了食尚自然的建设中。他们有的会员主动介绍身边的朋友来食尚自然定菜,说“我真是巴不得周围的朋友都能吃上你们的菜”;有的会员响应食尚自然的各种公益活动,为偏僻地区的人们捐献书本衣物;有会员积极为食尚自然的营销提供建议,说“你们的草莓那么好吃,一定要懂得好好利用微信平台做营销”;还有会员邀请食尚自然的工作人员到自己任职的公司,帮员工做有机和营养知识讲座,希望帮更多人拥有更健康的生活。除了这些,食尚自然的同事还特别介绍说:“我们有个会员尹芳芳(化名),她是我们最早一批的会员,当时我们菜还没种出来,她就已经把一年的菜钱交到了我们手上。有天她打电话给我们的客服,让我们考虑将全部包装换成可回收的材料,用布袋子替代塑料薄膜,并主动提出她可以自己每次将布袋子清洗干净还给我们,方便农场做二次利用。虽然考虑到实际运营中的一些困难,布袋子这个建议我们暂时还做不到,但是我们特别感动。”
(责任编辑:gengyp)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分隔线----------------------------
fenge6
社区
kuang
 新浪微博
fenge6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fenge6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4年5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3-03
2013-1~2
2012-12
更多>>
fenge6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