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随着温度升高,痢疾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所谓病从口入,一时间很多食物都有了致病嫌疑,网上也出现了相关的帖子列出许多食物,说它们是细菌的温床,是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罪魁祸首,很多平时经常吃的食物都“榜上有名”。究竟这些上榜食物是不是真的有那么大的危害呢?
错:买切片的瓜吃对:购买整只更安全
研究发现,有3.5%的哈密瓜中含有沙门氏菌和志贺菌,志贺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它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染。我们在吃哈密瓜时,这些细菌就会直接进入肠道内。“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这里的细菌其实是存在于哈密瓜的表皮,而非果肉内部,不然果肉就会腐败变质了。 ”南京鼓楼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孙静解释道,“植物的表皮本身就可以抵御细菌,防止它侵入果肉。如果说哈密瓜携带细菌,应该是指沿街贩卖的切成块的哈密瓜。哈密瓜的果肉完全暴露在外界后,很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而切瓜的水果刀上也携带着细菌,人吃了这样的哈密瓜自然会感染细菌。因此,购买整只的哈密瓜显然比切开的更卫生,食用起来更安全。 ”
错:生蛋横放易成粘壳蛋对:竖放,完全煮熟了吃
有人说,大约10%的鲜蛋里都含有细菌、霉菌或寄生虫卵,特别是含有能使人得病的沙门氏菌。这种说法靠谱吗?“这里说的鸡蛋上的细菌,并不是说鸡蛋内部有细菌,而是指鸡蛋在储备、运输的过程中,蛋壳上沾染了细菌。日常生活中,鸡蛋一定要煮透,等到水沸腾后再煮5分钟,让蛋黄凝固。不少人觉得生吃鸡蛋更新鲜,更有营养价值,这种说法是不对的,首先卫生方面就不能让人放心,其次,生鸡蛋蛋清中含有一种物质,会影响人体消化道对维生素H的吸收。”江苏教育学院生物系营养学翁德宝教授告诉记者。
此外专家给出建议,认为鸡蛋不可横放保存。因为新鲜鸡蛋的蛋白浓稠,能有效地将蛋黄固定在蛋白中央。存放久了,尤其是外界温度较高时,蛋白黏液在蛋白酶的作用下会慢慢脱去一部分水分,失去固定蛋黄的作用。这时如把鸡蛋横放,由于蛋黄比重比蛋白小,蛋黄就会上浮,靠近蛋壳,变成粘壳蛋。
错:本身能杀菌不用洗对:食用前一定洗净
研究称,葱里含有寄生物隐孢子虫、志贺菌和沙门氏菌,是众多食物中最不起眼的细菌源头。
针对这种说法,翁德宝告诉记者:“这种说法太过笼统,其实不只是葱,所有植物,特别是田间的蔬菜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在使用有机肥料的过程中,这些蔬菜本身就沾染了很多微生物,还有寄生虫的卵。 ”翁德宝指出,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生长其中的葱自然也携带了很多细菌,可能正因为如此,才被解读成为细菌的源头。
其实,葱、姜、蒜这类气味浓烈的蔬菜,含有一些具有挥发性的芳香物质。这些芳香性物质对一些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同时,能驱赶某些昆虫。所以,这些蔬菜在生长过程中,虫害比较少,较少使用农药。在烹调食物时,放些葱、蒜不仅能调味,而且能够杀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葱本身也含有细菌,在食用前一定要充分洗净,不能因为它们有抗菌、杀菌的作用就不注意卫生。在炒菜起锅前加入葱,更能发挥它的抗菌作用。
错:吃生蚝拉肚因为不干净对:体质弱的不适合吃
夏天是吃海鲜的季节,研究却指出生蚝含有弯曲杆菌和弧菌,它们是导致腹泻的源头。生活中确实有不少食客有吃完海鲜拉肚子的痛苦经历。一时间,生蚝成了众矢之的。“生蚝因为富含蛋白质,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不临海的城市,长途运送途中,海鲜容易变质。而很多人喜欢吃炭烤生蚝等,因为炭燃烧不充分,易产生一些含苯类的致癌物。原材料的卫生条件不达标,在处理过程中又二次污染,细菌的污染程度加深,所以夏天经常有人吃海鲜而拉肚子。 ”翁德宝告诉记者。“其实,生蚝本身如果是安全卫生的,吃下去是不会导致腹泻的。这实际上和个人体质有关,有些人消化功能不好,吃了生蚝不消化,他这种拉肚子就是非感染性腹泻,与生蚝无关。即便吃到不新鲜的生蚝,有些人仍然没什么反应,可见和个人胃肠道抵抗力有关。所以说生蚝是腹泻‘罪魁祸首’,显然是不准确的。 ”
对抗细菌
不喝未经处理的水不喝生牛奶不吃生肉或未经加热煮熟的肉便后、换尿布后、接触宠物后,应仔细洗净双手每接触一种食物后务必将砧板仔细洗净以免污染其他食物不买切块的哈密瓜吃鸡蛋要完全弄熟了再吃。
相关问答
海鲜生吃更美味?不一定,而且还不卫生
很多人喜欢生食海鲜,认为生吃更鲜美、营养价值也更高。“其实,这种认识并不准确。在高温烹煮过程中,海鲜的蛋白质变性,结构被破坏,原先紧密的结构变得疏松了,更易被分解成氨基酸,更容易被消化道吸收。而且在加热过程中,能够杀死很多细菌。另外,在烹调过程中,食物的鲜味也更能释放出来。加热既安全,有利于健康,又更美味,我们完全有理由采用烹制的方式来食用海鲜。当然过度加热也不好,像蔬菜瓜果等一些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维生素在高温的条件下就会被破坏。 ”
新知客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警示——
有些塑料品必须换掉
近日,发表在《环境卫生展望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完全安全”的塑料制品。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研究者分别用455个各种类型的塑料容器(包括塑料袋和婴儿奶瓶)进行了测试。所有的塑料制品中都装上了模拟食品,经过微波炉加热、湿热(如蒸煮)和紫外线照射处理后,检测其中析出的化学成分。
结果显示,约95%的塑料制品都会析出类似雌激素的化学物质,其中100%的食品包装和食品保鲜盒以及98%的塑料袋都有雌激素类似物析出。并且即使这些塑料制品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只是用它们来盛放各种溶液,也会析出类似雌激素的化学物质。
专家认为,这类雌激素会在长时间的积累后给健康埋下隐患。虽然塑料制品的身影无处不在,但人们还是可以替换掉一些不必要的塑料制品,来规避雌激素类似物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换掉塑料食品容器。玻璃、陶瓷和不锈钢材质的容器完全可以替代塑料保鲜盒、塑料碗及塑料杯,在微波炉、冰箱或冷冻室中都能放心使用。
少用保鲜膜、塑料袋,丢掉塑料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