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玉米致癌试验”中患了肿瘤的实验大鼠。 (南方周末资料图)
这一个月,塞拉利尼(Gilles-Eric Seralini)疲于奔命地辩护那个引起全球轩然大波的试验——“转基因玉米致癌试验”。
塞拉利尼是法国卡昂大学的教授,曾是法国农业部与环境部转基因委员会的11名成员之一,也曾在欧盟任职。
风波起源于一个月前的一篇论文。2012年9月19日,塞拉利尼在《食品与化学毒理学》杂志发表研究文章称,用抗除草剂的NK603转基因玉米喂养的大鼠,致癌率大幅度上升。文中还附有长有乒乓球般大小肿瘤的大鼠图片。
试验结果一经公布,全球反转基因人士纷纷认为这是最有力的证据。而更多的学者、媒体甚至权威机构提出了质疑,有学者甚至指斥这项试验并非“一份单纯的科学报告,而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新闻事件”。在中国,这项试验结果同样引起了一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公众恐慌和科学争论。
塞拉利尼说,《食品与化学毒理学》总编已要求他写一篇回应文章,文章将于2012年11月在该杂志刊发。
10月22日,法国生物技术最高委员会和国家卫生安全署先后否定了关于转基因玉米致癌的研究结论,同时建议对转基因作物的长期影响进行研究。
第二天,塞拉利尼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回应了外界对于其试验数据科学性、经费独立性的质疑,为争论提供了另一种声音。
“75%的质疑来自转基因作物公司”
南方周末:你的试验结论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争议,你怎么评价?
塞拉利尼:如果争论针对研究本身,是可以接受的。但据我们统计,针对我们这项试验的约75%的质疑,都来自转基因作物公司与工厂。我认为,这些质疑背后,是难以掩盖的经济利益作祟。在9月19日之后的几天内,他们密集而盲目地批评、质疑我们的研究,不断地对媒体喊话,说我们的研究工作不好,这是一种诬陷和打击。
南方周末:质疑的声音集中在哪些方面?
塞拉利尼:很多质疑是关于大鼠品类、试验周期以及大鼠的数量。我们试验中使用的大鼠,正是转基因生物技术开发和生产公司——美国孟山都用于评估转基因生物食品安全性试验的大鼠。这种大鼠是国家毒理学项目在致癌研究中推荐的大鼠品系,过去也常被用在长期的毒理学与致癌科学试验中,只是以前没有遭到质疑。
孟山都开展的试验,每组大鼠数量也是10只,试验周期停留在90天以内。和众多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估试验一样,我们的试验同样证明了在90天以内,没有发现转基因玉米的副作用。只是在试验的第四个月,我们发现了第一颗肿瘤,到试验后期,我都被那么多肿瘤吓到了。
南方周末:有人担心致癌结果是大鼠食用转基因玉米过量所致,大鼠的食量是如何控制的?
塞拉利尼:这种试验有一个原则是,在正常的肥胖标准内,我们不应该限制老鼠的食量。在我的试验中,所有组的老鼠都没有食用玉米过量。而且,试验组和控制组的老鼠的玉米食用量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