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食品安全监管到位 游人放心品尝特色小吃
据悉,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为了加强庙会食品安全管理,于2006年12月5日发布了《北京市庙会食品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其中详细规定了庙会食品安全监管的具体要求,规定了各个有关职能部门在庙会举办期间的职责,对庙会举办单位、食品经营商户、庙会食品经营场所做出了具体要求。这个规定实施8年来,庙会食品安全状况的确得到很大进步。今年春节,北京共有地坛、龙潭、厂甸、大观园、圆明园、莲花池、八大处、石景山游乐园等8家大型传统民俗庙会,远郊区县还有红螺寺等传统庙会。北京市食药监局的相关人员表示,这些庙会全部纳入了春节期间食品安全重点监管,监管部门每天会对庙会食品安全进行检查,并对食品进行抽检。记者在春节期间走 访了北京庙会中颇具代表性和资历较老的地坛庙会,亲历了春节庙会热闹气氛中食品安全的改善状况,很有感触。
在上世纪90年代,笔者基本上每年春节都去地坛逛庙会,领略老北京庙会的风土人情、习俗文化,品尝各种特色小吃。在20年前,北京没有现在这么多人,庙会还是很多北京市民春节必去的地方。那时的地坛庙会,没有现在这么多现代化的元素,那样反而可以领略到原汁原味的北京民俗文化。比如现在竟然把3D电影体验搬进庙会场所,这在以前的庙会里是难以想象的。举办者也许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年轻人参与进去从而为庙会引来更多的人气和效益吧。然而据记者观察,花钱买了庙会门票再掏钱买票去体验3D电影的游客并不是很踊跃,而具有老北京民俗文化特点的摊位及特色小吃区域却始终游人如织,人头攒动。至于食品安全方面,现在的地坛庙会则比以前显得规范得多。
从食品经营环境看,按《北京市庙会食品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庙会食品经营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是环境清洁,周围25米之内无垃圾堆、污水坑塘、畜禽养殖场或其他污染源;二是场地内有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并能提供给庙会食品经营者加工食品;三是庙会实行分行划市,摊点布局合理,有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制作和售货亭;四是清真食品经营摊位应当尊重有关民族风俗习惯。以前的庙会在印象中游客吃过的一次性碗筷等餐具丢弃得到处都是。至于分行划市、摊点布局也不太规范,经营食品的摊点随处可见,而有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制作和售货亭,在以前也没那么讲究,卖食品的摊点很简陋,卫生条件也不怎么好。现在的地坛庙会里,经营食品的摊点布局合理,环境清洁卫生。记者转了一圈,在食品经营区没有发现随地丢弃的一次性餐具,而是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摆放整齐划一的大型黑色垃圾桶,里面装着食客用过废弃的一次性餐具。由于环境清洁卫生,游人品尝小吃很踊跃,吃完后也很自觉地将一次性餐具扔进垃圾桶。
由于北京市相关部门加强了庙会食品安全监管,今年还将食品安全检测车开进了一些庙会现场进行抽检,游人对庙会食品就更能放心购买品尝了。据了解,今年北京春节的8大庙会都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进驻,大年初一,北京市食药监局对龙潭、厂甸两大庙会的食品安全展开了首次检查,厂甸庙会多个食品摊点因存在不同问题,被责令整改。食品检测车对庙会上热销的牛羊肉串,用DNA技术手段进行抽检,可以防止混进掺假肉。
同时,庙会上的散装食品也禁止“裸售”。按规定,食品经营者可以销售散装食品,但必须达到相应要求。即销售人员操作时佩戴口罩、手套和帽子;销售的食品有防尘防蝇措施,设置隔离设施,并具有禁止消费者触摸的标志;盛放食品容器的显著位置或隔离设施上标识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者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具有符合卫生要求的消毒、储存和温度调节等设备。今年的庙会对散装食品的销售要求更为严格。在地坛庙会,记者看到地坛北门入口不远的路西侧,一字排开着包装食品经营销售区,很多特色食品在干净整洁规范的售货亭里包装销售,没有无包装食品“裸售”的现象。记者浏览着品种繁多、琳琅满目的特色食品,禁不住诱惑买了不少传统食品。由于食品包装规范,携带起来也很方便。据介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车可以很方便快捷地做各种检测,像食用油是否变质、水发产品中含不含甲醛、肉制品中有没有瘦肉精、羊肉串掺没掺鸭肉,10分钟左右就可以见分晓。
在地坛庙会,庙会组委会与食品经营商户签订了食品安全协议,要求经营商户必须对自己所经营的食品的安全性负责。协议内容具体细致,比如协议中明确要求,出售肉串、烤肉必须写明是羊肉串、牛肉串、鸭肉串还是其它肉品,禁止用别的肉品假冒牛羊肉做肉串;禁止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的行为;禁止使用不洁餐具与包装;连饮食摊位油锅必须配有锅盖也做了明确规定。记者在庙会的食品经营区,看到各摊位都把相应的证照摆在显眼的位置,很多游人都在购买食品前认真审看这些证照,然后才放心购买。
特色小吃经营和传统食品的销售历来是北京各个庙会的重头戏,今年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下大力气抓了庙会食品安全工作,保证了各大庙会的顺利进行,也保证了游人安全、愉快地度过了春节逛庙会的时光。
(责任编辑:huang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