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个比方说,一个普通的肉联厂,牛肉是印度的、肉皮可能是加拿大的,肠衣是我国广东等地的,食品生产已走向国际化,但相对于我们的监督,特别是乡一级的检验技术,几乎还是空白,而这却往往是食品生产的源头,即前沿所在。对于复杂的生产来源,我们只能靠看、闻、摸来实现检验,可见监管有多难!”
听了这话,有的政协委员表示惊讶,政协委员莫涓说:“靠看、闻、摸,怎么能保障没有问题?”
“是呀,食品生产的国际化,就提出了更高的检验技术要求。” 于胜德说。
莫涓表示赞同,“技术是一方面,不过我觉得责任心也很重要”。
于胜德接着说,现在有两种提法,一种是在一定区域内(几个县)建一个检验机构,一种是一县建一个食品检验机构。“我个人支持是一县建一个,因为有的食品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发生变质,如果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检验结果难保科学公正。不过一县建一个食品检验机构,投资比较大。
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均隶属于官方,检测机构袒护本土问题企业的事情时有发生,为消除这一痼疾,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建设。也有专家认为,第三方食品安检机构关键要保持中立性,不受地方及其他组织或个人的影响,发布政府、社会都认可的食品安全检测结果。但于胜德表示,“建立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听上去很合理,但我认为可操作性不高,若公众连官方食品安检机构都表示不信任,民间第三方机构又怎能做到客观公正并赢得信任?”
其实,在我国,也有许多专家认为将食品安全寄托在第三方食品安全检测机构不靠谱,他们认为,食品安检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能因为一些官方检测机构辜负了这个责任,就干脆把责任推给民间机构。虽然美国及欧盟等发达国家都有民间第三方食品安检机构,但这只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官方检测机构少之又少,同时,美国等国家的民间组织又很发达。
于胜德介绍,今年,我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是食用油、奶制品、添加剂等。
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于胜德:基层力量需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