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转冷,柿饼成为干果零售摊位上的畅销货。不过,近日微博上一位网友爆料称,柿饼表皮上的白霜有的竟是撒上去的滑石粉!这位网友同时还配发了数张自己在某批发商处目睹的柿饼被“美容”的全程照片。无疑,这条消息让很多爱吃柿饼的网友不能淡定。“天呐!滑石粉吃下去会不会有事?”“怎么分辨天然白霜和滑石粉白霜?”
[调查]
柿饼白霜越多越好?
不一定!
裹着厚厚白霜的柿饼尤其受欢迎?的确,在记者走访的多个干果零售摊位上,摊主们首先会向顾客介绍这种裹着厚白霜的柿饼。一位摊主表示,柿饼卖相的好坏与表皮上裹着的白霜多少有很大关系。很多顾客在挑柿饼时,都愿意买这种白霜多的。因此,很多商家进货时也都挑白霜多的进。
白霜越多就越是好柿饼?那可不一定。同样有白霜,柿饼的价格却差了近一倍。记者注意到,柿饼的普遍价格在每斤10元至15元不等,但有的柿饼,白霜不少,价格却不到10元。另一位摊主透露说,市场上确实存在人工“美容”柿饼的现象,有的撒的是淀粉,有的撒的是滑石粉或钛白粉。这些人工添加上去的粉末,由于成本低廉,所以也给了一些批发商造假的机会。
[追问]
柿霜从何而来?
是两种糖分凝结物
记者从批发市场、零售市场、果品超市和综合型超市分别选购了4份柿饼,然后来到北京农学院,请食品科学学院副教授陈湘宁进行实验。陈教授在柿子加工方面曾获得国家实用发明专利。
陈教授表示,新鲜的柿子含有大量水分、葡萄糖和果糖等,在柿子被晒成柿饼的过程中,水分逐渐蒸发,果肉里所含的葡萄糖和果糖则随水分渗出到表皮上。这两种糖的性质不一样,果糖味道很甜,容易吸收水分,在它渗出到柿饼的表皮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黏附在柿饼的表皮上,就像蜜饯外面的糖浆一样。而葡萄糖的甜味就不如果糖甜了,它不容易吸收水分,因此在渗出到柿饼表皮时就形成了一层白色粉末,把黏附在表皮的果糖包住,使整个柿饼显得比较干燥。因此,柿饼表皮上的白霜就是从果肉中渗出的葡萄糖和果糖的凝结物,俗称柿霜。
[实验]
买来4种柿饼,看柿霜是否溶于水
说到本次实验的原理,陈教授介绍,葡萄糖易溶于水,而滑石粉和钛白粉则不容易溶于水,因此,将柿饼上的白霜溶于水后,如果不能很快溶化,水中颗粒较大,则说明白霜的主要成分不是葡萄糖。另外,葡萄糖分子中有一种叫醛基的结构,具有还原性,能在加热条件下与氢氧化铜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1、 从4份样品中各取出一个外形完整的柿饼(不能选择外皮破裂的柿饼,以防果肉中的葡萄糖干扰实验)进行标记。1号是从零售市场上买来的单个包装的柿饼,2号是从果品超市购买的柿饼,3号是从知名综合型超市购买的柿饼,4号是从批发市场购买的柿饼。
2、 将上述4个柿饼分别放入500毫升的烧杯中,加入25毫升蒸馏水,轻轻摇动烧杯,使柿饼表面的白粉脱落,得到4份洗脱液。
3、 将上述4份洗脱液分别用滤纸过滤,得到4份样品溶液,对应标记的柿饼分别标记号码1、2、3、4。
4、 分别向4份样品溶液中加入2毫升10%氢氧化钠溶液和2滴5%硫酸铜溶液,摇匀,并分别放到酒精灯上均匀加热。半分钟到1分钟后,观察溶液颜色及沉淀。
[结论]
4份柿饼,一半做过“美容”
记者看到,将1号和4号柿饼上的白霜溶于水后,溶液比较清澈。样品溶液最终也都生成了砖红色溶液及沉淀物,而且数量较多。因此证明,1号和4号柿饼表面的白霜主要成分是葡萄糖。
2号和3号柿饼的白霜溶于水后,溶液中颗粒较大。样品溶液在加入试剂并加热后,最终却变成了蓝灰色溶液和浅紫色溶液,而且3号样品溶液中只有少量沉淀。这说明,2号和3号柿饼上的白霜主要成分不是葡萄糖,而是人工“美容”柿饼。
陈教授告诉记者,柿饼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从树上摘下来的柿子,成色好的才能用来做柿饼。摘下后要清洗去皮,上架晾晒,之后需要放在阴凉处保湿定型,才会出霜。从晒柿子到柿饼出霜至少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还要看护和翻晒。
为了省时省力,一些收购商就给柿饼表面撒上一层滑石粉或钛白粉。滑石粉与烈性致癌物质石棉密切相关,已被证明是引起人体卵巢和肺部肿瘤的原因。钛白粉主要用于涂料、塑料、油墨等领域。这两种物质也有食用级的,但是,按照国家关于添加剂的规定,其用量都不能超标。滑石粉可用于凉果类和话化类(甘草制品)制品,最大使用量是20克/公斤,钛白粉可用于糖果包衣,最大使用量是2克/公斤。
[提示] 如何辨别“美容”柿饼?
■ 看
陈教授说,通常经过人工“撒粉”的柿饼,白粉分布得较多、较均匀,而自然上霜的柿饼结霜层分布不均匀。
■ 抖
人工“撒粉”的柿饼,白粉层比较松散,轻轻一抖容易脱落;而自然上霜的柿饼结霜层不易脱落。
■ 尝
自然上霜的柿饼,柿霜入口即化,而人工撒的滑石粉或钛白粉则不行。
(责任编辑:geng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