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 fenge2
logo
虚位以待
 当前位置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技术前沿 > 检验检测 >

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

时间:2013-10-22 15:58来源:食安中国 浏览次数:
虽然转基因食品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食品的不断商业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不断被提及。。。。。。
电子杂志     
 
  牛艳来  北京六角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生物技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其他物种中,从而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等方面向人类所需的目标转变,由这些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自1983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作物马铃薯问世以来,目前各国已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在我国种植转基因作物主要包括棉花、西红柿、番木瓜和甜椒。
  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担忧
  转基因生物之所以被广泛利用于食品领域,主要是因为通过有益的基因组合,可以使转基因作物增加产量,增强作物的抗虫性和抗病性,一些不耐储存的作物变得耐贮藏、抗衰老、可以进行长途运输,使季节性作物摆脱季节的影响,并且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同时,转基因技术也是培植植物新品种的主要方法,使一些作物具有能预防疾病的神奇效果。这些优点使得转基因技术被广泛的应用。
  虽然转基因食品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是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转基因食品的不断商业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不断被提及,有关伦理学和环境污染的疑问也越来越多。
  2012年6月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爆发了定时群杀吃了掺有转基因饲料的牛的事件。这些牛的寿命和食用基因饲料的时间长短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牛的代数也有好几代,但却都在同一时间死亡。Jeffrey M.Smith的研究发现:在老鼠的食品大豆中添加了含转基因的成分后,老鼠会莫明其妙的紧张好斗,肝脏和睾丸都呈现病态反应,且繁殖的后代体内不同部分出现了致命的病变,55.6%的小老鼠在一出生或是出生3周内就死亡。这些至少能够证明:转基因食品能够对一些动物的后代产生严重危害和影响。
  目前我们对转基因技术对食品、人群健康、环境、生物物种等方面的影响还知之甚少,但转基因作物中所转入的外源基因并非亲本自己所有,而是来自其他的生物,或者人工合成。这就使得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具有一些潜在的问题,例如,转基因食品很可能会引发过敏、具有毒性或使食品中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这些是否会对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潜在的影响,新基因在食物链和环境释放等途径中是否会影响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等等,这些问题还没有答案。并且转基因食品的外源DNA如果不在肠道内消化,被机体细胞摄取并整合到基因组中,很可能会引起细胞突变,这对人类的健康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并且使转基因食品很可能具有生物武器的威力。
  尽管不少科学家做了相关实验,但转基因食品的影响具有累积性和潜在性的特点,最终的结论还是要靠长期系统的监测才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作物种类的不断增加,社会要求转基因食品的检测技术也要不断的发展,对转基因食品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也在逐步完善。目前采用的转基因成分检测主要包括核酸水平的检测和蛋白质水平的检测。
  1.核酸水平检测
  转基因食品的核酸水平检测主要是指检测遗传物质中是否含有插入的外源基因(即新引入的外源DNA片段)。当今核酸水平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定性PCR、定量PCR、印迹法和基因芯片技术等。
  (1)PCR法
  PCR方法是针对外源基因的启动子、终止子等来设计引物,经PCR反应对待测食品DNA样本进行扩增,经凝胶电泳分析靶标PCR产物的有无,来对食品进行定性判断,改良的PCR方法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PCR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并且与蛋白质具有组织特异性相比,PCR技术不受到材料的限制,又由于核酸的性质比蛋白质稳定,变性之后复性也更为容易,所以通过PCR技术可以检测初加工和深加工的食品,因此在转基因领域PCR技术使用最为广泛。
  (2)定量PCR法
  PCR方法虽然灵敏度高,但是操作繁琐,在操作过程中样本容易受到污染或因样品本身感染相关病毒而呈现假阳性,有的时候还会呈现假阴性。由于PCR本身的局限性,又为了满足定量分析的需求,为此,研究者们在定性筛选PCR方法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不同的定量PCR检测方法。目前,国外较为成熟的方法主要有定量竞争PCR(Quantitative competitive,QC—PCR)和Real—time PCR法。
  (3)基因芯片法
  基因芯片方法又称为DNA微探针阵列法,其实质就是高度集成化的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是将目前通用的报告基因、抗性基因、启动子和终止子的靶片段固定在载体上,将待测基因扩增、标记后与固定的探针进行杂交,杂交信号由扫描仪扫描后,由计算机对杂交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判断得到杂交谱。
  基因芯片方法与PCR方法具有相同的优点,但PCR方法检测范围窄、检测效率低,而基因芯片方法能够一次性单独分析样品中大量的、不同种类的GMO,进行筛查、定性、定量。迄今为止,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转基因食品检测的前沿,但由于基因芯片技术造价高,所以应用阻力较大。
  2.蛋白质水平检测
  蛋白质水平的检测主要是针对外源蛋白质进行免疫学检测,主要方法有ELISA、侧流型免疫测定(1ateral flow)、蛋白质印迹法和试纸法等。
  (1)ELISA法
  ELISA法用于间接检测转基因表达的目的蛋白质。此方法是通过抗原与抗体之间的特异反应来实现的,由于抗原只和它自己(或具有相同抗原决定簇)诱导产生的抗体发生反应,因此具有高度特异性,将抗原或抗体其中的一种标记上酶制成具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性和酶的底物催化特性的酶标抗体,再将酶标抗体结合到载体上,在它与相应的另一种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加上相应的底物进行显色,就可以根据底物显色的深浅做出定性或定量判断。此外,试纸法也是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来实现的,试纸法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检测和初筛。
  ELISA法成本低、特异性高、检测速度快、仪器操作简单、并且对人员要求不高,但是此法灵敏度低、检测范围窄、易出现假阴性。由于加工过的食品的蛋白质容易失活,所以ELISA法只适用于原料性食品,难以检测加工过的食品。
  (2)侧流型免疫测定
  “侧流”型免疫测定是在最近十几年间发展起来的,之前主要用于医学领域。这种测定方法基于夹心式技术原理与ELISA相似,但该法是建立在一种膜支持物上,标识过的抗原一抗体复合物侧向迁移,与一种固定表面上的抗体结合。
  “侧流”型免疫测定方法的操作过程简单,且不需要特殊实验设备,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用于侧流分析并能用于野外测试的试剂盒。
  (3)蛋白质印迹法
  蛋白质印迹法将电泳分离、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及酶显色反应三者结合起来用于分离、检测复杂混合物中特异的目的蛋白质,灵敏度为1~5ng。蛋白质印迹法中印迹上的目的蛋白(抗原)与一抗结合后,再加入能与一抗专一结合的酶标记二抗,最后通过对二抗上标记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此法可确定一个样品中是否含有预定限值水平的目的蛋白质,可用于不可溶蛋白质的分析。
  另外,在转基因食品的实际检测中还有一些其他的检测方法,例如,色谱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近红外波谱技术、超分支滚环扩增技术及基于一些成熟技术建立起来的试剂盒技术、试纸条技术等。例如,Hurburgh等利用近红外波谱技术初步解决了食物加工过程中植物纤维结构可能被破坏,无法判断是否具有转基因成分这个问题。
  现 状
  自1994年第一例转基因植物产品Flavr Savr西红柿在美国上市以来,转基因植物在种植面积和市场化方面都得到很快的发展,世界很多国家将转基因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一些转基因作物如玉米、油菜、番茄等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其中最主要的转基因作物是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它们的种植面积分别占总种植面积的57%和25%,其中美国的种植面积高达全球种植面积的72%。中国由于人口压力,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将现代生物技术纳入科技发展计划,抗虫棉等5项转基因作物早已被批准进行商品化生产。
  但另一方面,虽然各国目前已经试种的转基因植物超过4500种,可是获得政府批准上市的品种仅40个,不到1%。这说明各国政府目前对此仍采取谨慎的态度,2000年1月29日,131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主持下,于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签署了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生物安全议定书》(Bio—safety Protoco1)。这是第一部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活性转基因生物的国际法。
  在欧洲国家,由于民众的抵制,转基因食品技术并不是非常发达,甚至有些国家完全禁止转基因食品的播种与生产,许多国家(包括欧盟)都制定了转基因产品的标示阈值。俄罗斯对转基因食品及其原料采取国家登记制度。日本较早开展生物技术安全立法工作,转基因实验必须遵循文部省的《重组DNA实验指南》,转基因农作物的开发需要遵守农林水产省制定的《在农林渔、食品和其他相关产业中应用重组DNA生物体指南》。
  我国支持转基因食品研究,但对产品标识严格要求。2001年6月6日国务院公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转基因食品的试验、生产、应用等规定了生产和经营许可证制度。2002年3月20日。我国正式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卫生部于2002年4月8日发布了《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并于2002年7月1日起实施。办法规定转基因食品作为一类新资源食品,须经过卫生部审查批准方可进口,并对转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与营养质量评价、申报与批准、标识和监督做了严格的规定。
  转基因食品是科技的产物,虽然目前存在着一些已知或未知的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间的流逝,相信转基因食品的好坏、利弊都会为世人所见。科技是把双刃剑,希望我国政府严格管理,谨慎对待转基因食品,营造绿色食品,放心餐桌的良好环境。
食安中国
(责任编辑:yangj)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分隔线----------------------------
fenge6
社区
kuang
 新浪微博
fenge6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fenge6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4年5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3-03
2013-1~2
2012-12
更多>>
fenge6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