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郊昌平区的美佳兴业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采访了以食用菌种植造福乡亲闻名于当地的基地总经理付顺。年近六旬的付总兴致勃勃地领记者参观了他的食用菌科普示范基地,向记者介绍了他那坎坷艰难、令人感慨的创业史。
创业从“山顶洞人”开始
付顺提起当年的创业之艰难,感叹地说:我是在山洞里度过创业生涯的。记者知道他的山洞经历后,戏称他是“山顶洞人”,他欣然接受了这样的雅号。
付总告诉记者,他从2001年开始种植食用菌。在实验失败不知道怎样起步的时候,昌平区科协领导来到他的身边进行指导,建议他请教专家,靠科学技术发展食用菌生产。区科协还帮助他联系了国内食用菌种植的知名专家,通过专家介绍,他从河南聘请了专门从事食用菌种植的农艺师张付停。没有条件建实验室,他们就住进了大山深处的山洞里,利用山洞常年恒定不变适宜菌种培育的湿度和温度,反复做试验,寻找适合的食用菌品种。他们在山洞里住了一年多,饿了吃口冷馒头,渴了喝口山泉水,一年间几乎吃不上几次象样的饭菜,连吃碗面条都觉得奢侈。功夫不负有心人,试验取得了成功,适销对路、品质优良的菌种终于培育出来了。
走出了第一步,付顺的事业发展之路就顺畅起来。他们租了个废旧鸡场,开始了规模化食用菌生产。他告诉我们,有了上次失败的教训,我们在生产过程中特别重视科学技术。区科协也送来了食用菌种植书籍和光盘,还时常带专家到种植基地进行现场察看指导,聘请中国食用菌首席专家王鹤祥为我们的常年技术顾问。经过几年的打拼,我们的食用菌生产有了名气,产品的品种、质量深受消费者欢迎,不仅供应北京市场,还远销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我们发展绿色产业食用菌种植,使美佳兴业由小作坊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公司。
扶贫济困 菌农有口皆碑
走进了美佳兴业的栗蘑菌种培育车间,付顺拿起一个菌种棒介绍说:“这样一个菌种棒,如果卖给外地客商,4元钱一个;卖给本地农民,2.5元一个,一个棒少收入1.5元。我们一个生产季至少生产上百万个栗蘑菌种棒,利润损失100多万元。但是我不能赚农民的钱。我做事业本来就是为了带动当地农民致富,我自己少赚钱了,农民富起来了,我就很知足。”
付顺不赚农民的钱,带动农民致富,当地菌农有口皆碑。十三陵有一个农民,找到他说很想种植蘑菇,因为家庭困难没钱投入,又不懂栽培技术,很是着急。付顺了解他家的情况后,和技术人员帮他设计了栽培模式,提供给他3000袋白灵菇菌棒。种植过程中又多次到他家进行技术指导,使他当年就获利近万元。
昌平区南邵镇姜屯村的一些村民找到他,想种植食用菌,付顺就出资30万元为姜屯村建造了5座出菇大棚,并提供20万袋菌种棒,使姜屯村民当年就获利30万元。他还为村民培训了许多种菇能手,使姜屯村成为远近文明的蘑菇村,带动了周边200多户农民和下岗人员种植食用菌。他不仅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而且按成本价提供菌袋,对困难户和烈军属按半价供应,并承诺按保护价回收他们的成品菇,免去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黑山寨农民王武,利用林下半亩地试种了5000袋菌种,经过付顺和技术人员的指导,4个月就获利3万多元。2009年,林下种植栗蘑技术在黑山寨地区推广,200多户农民林下种植80万袋,光这一个品种就获利4000万元。现在付顺的基地带动的食用菌种植农户上千户,种植品种已有10多种。
2010年,付顺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了“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的称号。由于带动农民致富贡献突出,他被选为昌平区科协代表、区工商联执委。面对办公室里满墙的荣誉牌匾,他谦虚地说,我就是一个农民,只不过是一个带着更多农民过上好日子的农民罢了。
做龙头企业 发展循环经济
谈起未来的打算,付顺踌躇满志。他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市场价格不稳定、农民卖菇难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促进本地食用菌产业发展和稳定农民的收入,我们将打造食用菌产业基地,建设集食用菌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将食用菌加工成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食品,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达到企业和农民利益的双赢。我们下一步打算开发食用菌冷冻产品、干品、真空包装产品,与国际市场对接,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的销路。有了这些利润空间较大的拳头产品,再开发一些新的菌种,我们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
付顺是一个具有环保意识的企业家。他告诉记者,种植栗蘑的主要原料是利用各种阔叶树、果木树修剪的枝丫经加工粉碎后作为栽培原料。当地的栗树资源有50万亩,每年修剪下的枝杆、枝条堆积如山,用这种被遗弃的原料加工粉碎后栽培栗蘑,成本就下降不少。栗蘑的栽培模式是利用林下空闲地方进行立体栽培,在果树林下栽培栗蘑当年果子可增加20%的产量。为了充分利用废弃的农、林、牧下脚料的利用率,付顺的基地还发展了双孢菇、鸡腿菇等,种植这两种蘑菇的主要原料是秸秆,既解决了农民因焚烧秸秆污染环境的问题,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菇类生长结束后的菌糠含氮量增加,纤维植被分解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出菇结束后,将其就地混入耕作层,可明显提高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肥能力,对环境改善、生态平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采访结束时,记者跟随付顺驱车进入深山沟里一家种植栗蘑的大户参观,主人是一对朴实的中年农民夫妇,他们端出核桃、大枣、栗子等山货盛情款待我们。他们原来依托几十亩栗子树为生,靠天吃饭,每年收入捉襟见肘。自引进了付总基地提供的栗蘑菌种,在栗子树下种植栗蘑以后,收入直线飙升,日子明显好过起来。我们品尝着核桃、大枣,看着他们满树枝头待摘的栗子,栗子树下一排排栗蘑种植矮棚,棚里一朵朵盛开待摘的大栗蘑,棚边林下满地跑来跑去的柴鸡,看着他们夫妻俩朴实灿烂满足幸福的笑容,我们切实感受到了付顺发展绿色产业食用菌种植造福当地乡亲民众的成就。这些成就不是一堆数据,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