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孙中伟 刘立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已经从单纯追求数量充足上升到对质量安全的重视。消费者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整个过程表现出了空前的兴趣,不断要求食品制造商在食品质量、食品安全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
在各类食品安全事件中,食品安全事件的种类可简单地分为两种,即有意而为和无意而为:"有意而为"是一种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如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伪劣食品等,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往往会因其本质的恶劣性质遭到人民群众的声讨,是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的行为,也是政府部门严厉打击的对象;"无意而为"是一种因企业缺少食品安全管理或因企业的管理不完善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如原料把关不严、添加剂应用错误、产品质量指标不符合法律法规或超出食品安全标准的限量,这些属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对象,也是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需要解决的对象[1]。
一个食品生产企业应如何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体系来减少食品安全风险,是食品生产企业要时刻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关注企业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一、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ISO是标准化组织的英语简称,其全称是Internan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具权威性的标准化专门机构。
ISO9000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控制;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这八项管理原则是标准的精髓与灵魂,贯穿于整个标准的思想中,它们的执行必将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执行的是GB/T19001-2008标准,等同使用ISO9000标准,应用的过程中,要求企业按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质量检验阶段和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走向了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而ISO9000国际标准的发布和推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和应用,我国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也越来越多,运用好质量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促进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重要措施[1]。
第一要注重企业内部审核。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活动对于一个公司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内部审核活动,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体系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能使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得到持续提高。增强企业自身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感,自我管制是食品企业内在建设的根本,没有良好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企业,其发展不会长久。
第二要做好管理评审。管理评审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参与实施的体系管理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评价机制,通过管理评审可以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发现企业的不足,也是对企业制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一次有效的评价,是贯彻企业执行力的一次重要活动。
第三要通过第三方审核。通过审核机构的审核并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不仅可以利用好审核机构的专业性评价体系对公司各方面的运作进行评估,也是验证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生产出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并通过不断完善提高顾客满意度,提高顾客的信任。
第四要将质量体系与食品安全有效结合。食品安全的整个工作是贯穿在质量体系运行的过程中的,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体,在质量体系运行的过程中原料的品质控制、成品质量的控制、生产过程的控制、供应商管理都关系到食品安全的问题,只有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生产出安全的食品。
二、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
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实施HACCP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HACCP体系从原料种养、接收到生产加工乃至销售整个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进行了控制,以消除各个环节的潜在危害。在这个体系中仅限于对食品安全方面的危害控制,以防止存在潜在危害因素的产品流向终端消费市场[3]。
HACCP理论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1999年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在《食品卫生通则》的附录《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应用准则》中,将HACCP的7个基本原理(工作程序)确定为[2]:危害分析及危害程度评估(hazard analysis, HA)。从原料、制造过程、运输直至消费整个食品生产过程的所有阶段,分析其潜在的危害(包括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的危害),评估食品加工中可能发生的危害并控制这些危害的管制项目。
确定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 CCP)。CCP是指能去除危害或降低危害发生率的一个点、步骤或程序。它存在于原料、配方以及(或)生产、包装、运输、调配、加工和储存等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但每个引入或产生显着危害的点、步骤或工序未必都是关键控制点。
建立关键限值(critical limit, CL)。关键限值是确保食品安全的界限,每个CCP必须有一个或多个CL值,包括确定CCP的关键限值、制定与CCP有关的预防性措施必须达到的标准、建立操作限值(operational limit, OL)等内容。
关键控制点的监控(monitor)。监控是指一系列有计划的观察和措施,用以评估CCP是否处于控制之下,并为将来验证程序中的应用做好精确记录,包括监控什么、怎样监控及监控频率和力度的掌握、负责人的确定等方面内容。
纠偏措施(corrective action, CA)。确立经监控认为关键控制点有失控时,应采取纠正措施。当监测系统显示CCP未能在控制之下时,需建立的纠偏措施。
建立验证程序(verification procedures)。建立验证HACCP体系正确运作的程序,用来确定HACCP体系是否按照HACCP计划运转,或者计划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再被确认生效使用的方法、程序、检测及审核手段。
保持记录(record-keeping procedures)。准备并保存一份书面的HACCP计划和计划运行记录,建立有效的记录程序对HACCP体系加以记录。
三、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
从生产原料、辅料进厂就要建立各种原辅料的追溯体系,对生产性原辅料要明确采购来源,并附上每一次采购的单据,进厂时间记录等等,同时要尽可能避免原辅料在厂内存贮时间过长,应当根据实际的生产能力进行采购,而不是采用成本优先方式,进行囤积,造成食品类原料滞留期过长。建立安全追溯体系可以更加清晰责任归属,追溯体系是食品安全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进厂的原辅料要进行严格的微生物抽样检验,不能够达标的原料坚决不能够进入加工环节,要及时联系供应商予以退回[4]。实施可追溯促使企业进行标准化生产,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为企业带来品牌效应,提升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投诉管理系统
投诉管理流程是企业质量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流程之一。如何保证顾客的忠诚度,远比刻意降低投诉率更为重要。公司将投诉数据作为体系稳定性评价手段,强调对造成投诉的员工不能惩罚性(恶意破坏除外),就是避免来自一线的信息因担心受到惩罚而被屏蔽。
五、领导意识决定食品安全风险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离不开最高管理者的参与,而最高管理者的意识将决定一个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也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各级领导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注重程度,因此,我们可以从企业最高管理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来决定一个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程度。只有最高管理者积极采取资源配备、强化人员意识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才能在企业树立质量至上的质量观,才能影响他的团队朝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如果一个企业的管理层认识不足,领导不重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自然也就会流于形式,食品安全危害控制也就成了一句空话[1]。
六、注重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不是一个领导或一个部门的工作,也不是个别少数人的工作,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需要全员参与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才能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企业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使各级员工参与到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来,如采取全员质量培训、食品安全事故宣传、岗位技能培训等方式进行全员食品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培养员工在食品生产链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参与的精神风貌,使食品生产的全过程从设计、开发、生产、销售直至售后服务都有员工的积极参与。
食品的质量不是监管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管理不仅仅是质量人员的工作,也是与其他各岗位人员息息相关的,因此企业的各级质量活动的开展要自上而下层层落实,必要时应建立QC小组活动,调动员工参与食品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1]。
七、注重贯彻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国家法律法规的变化对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发布以来,负责对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方面管理的部门所涉及的规章都在有效跟进和完善,食品企业一定要高度关注政府部门在食品监管方面的变化,并要及时在企业传达和贯彻新的法律法规,当有关的行政许可制度发生变化时企业要做出积极的应对政策,使食品生产的全过程和食品安全体系的要求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1]。
八、关注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变化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是食品卫生管理部门在持续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不管是食品安全指标、食品标签标准、食品营养标签还是食品添加剂标准,每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修订都会给企业后续的生产造成重大影响。企业要有专人负责检索和收集最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传递到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的各部门[1]。
综上所述,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除具有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外,还必须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根据食品生产工艺特点,从原材料进厂检验到生产的各个环节直至产品最终检验出厂,全过程确定关键控制点和关键控制要素,同时应配备必要的监测人员和检测设备,完善企业内部质量控制、监测系统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全程监测和控制食品生产。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只有在思想和行动上高度统一,才能尽量减少或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主动承担起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5]。
参考文献
[1]方海波。注重企业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中国标准导报[J].2012:16-17.
[2]蔡岩兵。HACCP体系应用于食品链的方法、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生态经济[J],2009:113-116.
[3]喻静。浅谈食品安全中的质量风险管理与HACCP体系。食品安全导刊[J],2010:58-59.
[4]许明君。好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弊端策略。科技创新导报[J],2012:232.
[5]杜应恒,米爱娟,颜晶晶。食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中国集体经济[J],2010,116-117.
食安中国
(责任编辑:yang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