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两会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简称《方案》)提出,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职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生产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加以整合,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其主要职责是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和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等。将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相应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和检验检测机构划转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保留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具体工作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承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加挂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同时,不再保留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单设的食品安全办。
由于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职责不清和权责不明的监管盲区,“九龙治水”模式曾被公众诟病,称“几个部门管不了一头猪,十几个部门管不了一桌菜”。
为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衔接,明确责任,《方案》提出,新组建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并将商务部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划入农业部。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在整合监管职责基础上组建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能否改变我国食品领域多部门分段监管的“九龙治水”模式,让食品安全领域少了主管的“婆婆”,增强监管效率?
南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宋华琳认为,答案是肯定的。“这次改革,将是我国食品药品监管领域一次重要的制度创新。”宋华琳认为,新的食药监管部门可以更好地整合食品药品监管的行政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一方面可以围绕特定的监管目标、监管重心、监管事项,更好地统一调配监管资源,更有效率地查处食品药品市场中的违法行为;另一方面也能降低食品药品市场中守法者的守法成本,减轻被监管者的负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扣动了机构改革‘扳机’,‘扳机’一旦扣动就得‘让子弹飞’,而不能让‘子弹’在枪膛里爆膛。”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宋世明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成立不是部门职责整合的结束,而是开始。一方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仍需和农业、卫生以及商务、公安等部门协调,共同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与卫生、工商等部门协作,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广告等监管;另一方面,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的整合,亦要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手段和治理工具的改革与创新。“食品药品监管任重而道远。”宋华琳建议,通过完善食品药品标准、构建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通过引入强制信息披露、违法事实公布、行业禁入等制度,通过政府设定最低监管要求、食品药品行业形成行业共识、食品药品企业对自己提出更高自律性要求等措施,减少监管和治理成本,更好地实现监管目标。
(原标题:食品监管职责整合能否增强效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