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在食品里学到了化学知识:从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咸鸭蛋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牛奶里认识了三聚氰胺。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改变着消费者对于食品消费的观念,绿色食品正成为消费者心中的救命稻草。一张小小的绿色食品标识,就可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消费者愿意为其付出不菲价格。黑龙江省是绿色食品大省,如何更好地为绿色食品系牢“安全带”,为百姓提供安全放心的产品,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重源头 保障“第一车间”安全
“产品真不真,关键在源头,要确保绿色食品‘第一车间’的绝对安全。”从事绿色食品一线生产的省人大代表刘相增很有发言权。“以宝泉岭农场为例,90%以上的产品都是绿色食品。保障绿色食品安全,把好源头关是重中之重。”刘相增代表说,国家对绿色食品的概念有明确的界定,绿色食品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使用上有严格的要求。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的能够生产有机食品的净土。
他建议,黑龙江省要继续发挥绿色食品优势,建立绿色食品种植基地,实施标准化生产。农户在绿色食品的种植、养殖上要以合作社、规模经营为主,以便在选种、用肥、用药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从源头上规避风险。
强监管 确保“无缝衔接”
“不惜花高价,图的就是个放心”是很多购买绿色食品消费者的心声。
“低产量、高品质、高价格”省人大代表赵百丽这样描述绿色食品的特点。她告诉记者,绿色食品的生长环境极为苛刻,在种植绿色食品之前,首先要改造生态环境,改良土壤,为绿色食品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以有机食品为例,其肥料的价格是普通化学肥料的10余倍,而产量却低于普通食品,价格自然不菲。如何保障绿色食品的货真价实,赵百丽代表认为,应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监管机制。“绿色食品从田间地头到百姓的餐桌上,要经过质监局、工商局等多个部门的监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赵百丽代表建议,每个监管部门都要严把关口,要避免监管断档,实现“无缝衔接”。
省政协委员刘娣认为,由于管理力度不够,市场假冒绿色食品的出现 ,降低了百姓对绿色食品的信任。“据了解,黑龙江省对绿色食品是5年一检,而且是企业送检。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就会滋生问题。”刘娣委员认为,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标识后,发证机关应做到每年检测、不定期抽查,只有监管者提高警惕,质量问题才能逐渐减少。
全记录 实现可追溯管理
在淘宝上,你可以直接搜索到售卖山寨版绿色食品标识的卖家,只需花上130元,就可以制作1000个绿色食品标识。在制售假冒绿色食品低成本、高回报的利益驱使下,一些商家冒着触犯法律的危险,铤而走险,使用假冒绿色食品标识,也有一些企业为了利益,利用认证食品的招牌挂羊头卖狗肉。
省政协委员陶波说,由于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认识比较模糊,一些不法商家就有了可乘之机。有的商家乱用绿色食品标志,有的商家仿造绿色产品包装,有的使用超年限的绿色认证许可证。他认为,为防止市场乱现象的发生,绿色食品应该从基地到生产加工,实施全程质量监控,保障绿色食品生产的规范化和产品的安全性。
赵百丽代表认为,绿色食品监管可效仿出口食品的做法。例如,黑龙江省出口到俄罗斯的绿色食品都会建立“出口产品基地备案”,从生产者的姓名到用药用肥量再到产品检测的技术员,每个环节都会记录存档,这样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追根溯源,快速找到问题所在。她认为,要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对不合格的基地和产品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制,在加工生产环节,对所有产品实行抽检,在流通环节开展专项检查,打击假冒仿冒绿色食品行为。
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管住“源头”确保质量
从去年开始,黑龙江省在50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立了质量追溯点,严格规范“投入品”使用,管住“源头”,确保原料质量。从今年开始,要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尽快在全省铺开,力争在五年内使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基地和企业全部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同时,开始建立基地“退出机制”,对因“投入品”不合格的基地,及时取消资格,并在媒体予以公告。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