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胜利委员:建立无缝监管机制共筑食品安全质量防线
食品安全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之一。要以无缝监管为目标,有效防范系统性行业性食品安全质量风险;要积极落实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的主导责任,加强对地方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完善;要合力推动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加快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要加强风险信息互通共享,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危害识别交流平台;要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实现监管无缝衔接。
李翔委员:加强宣传引导 强化风险分析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建议政府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组织开展风险管理,并牵头组织风险评估人员、风险管理人员、消费者、产业界、学术界和食品安全网络等各方就风险、风险相关因素和风险认知等方面的信息和看法(包括风险评估结果的解释和风险管理决定的依据)进行互动式交流,对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和理解。
但琨委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从顶层设计入手
农产品是一切食品的源头,其质量的优劣将影响整个食物链的安全。建议:落实农产品产地准出和流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着重源头监管;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系统;建立食用农产品执法监督系统;进一步理顺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单位的工作机制;建立食用农产品信息综合系统;建立食用农产品社会监督与公民教育系统。
何雅青委员:大力推进深圳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
深圳人口流动频繁,食品主要依赖埠外输入,食品加工贸易活跃,饮食习惯多样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深圳在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方面,从体制、机制和技术方面理应先行一步。建议:明确分工,推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构与监督管理机构独立运作;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托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立深圳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中心。
甘小红委员:进一步完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制度保障
完善食品企业诚信体系制度保障,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诚信评价标准体系,制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极大地提高企业失信的成本,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诚信示范企业、标杆企业的政策扶持,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加强信息披露,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诚信信息的发布、评价、征集、披露制度,借助食品安全诚信信息查询平台,加强舆论引导,确保信息全面科学,同时协会和第三方机构要作为“独立发声器”,为公众提供及时、权威的独立意见。
孙楠委员:多方密切配合 共铸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需要多方密切配合共同保障,深圳市大部制改革后,将原先隶属不同部门的工商、技监、卫生、知识产权等机构统一为市场监管局,并加挂市食安委办的牌子,为食品安全统一、高效管理提供了平台。当前,要尽快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督控制交流工作,要完善食品销售环节的食品综合管理标准,要借鉴香港经验加强农贸市场的食品安全管理,要为全国食品安全监管探索道路、积累经验。
赵利生委员:深圳要主动立法加强食品药品保健品管理
深圳要主动立法,加强食品、药品、保健品生产经营监管。深圳具有特区立法权,这项权力也是深圳开拓创新的“尚方宝剑”。面对复杂的“三品”市场,面对严重影响与损害老百姓利益的不法商贩,我们更有理由、有信心充分发挥深圳的优势与特点,率先探索研究制定深圳地区加强“三品”管理的法律实施条例,明确每一项生产经营过程的监督主体、准入条件、管理规范、违法后果等,不要出现法律空白点,做到所有生产经营行为均有法可依。
蚁龙委员:为保障食品安全 建议将前海定位为冷链事业发展区
建议将前海定位为冷链事业发展区。建议对前海的冷链企业投资的资金免税。对在前海就业的冷链人才提供住房和税收优惠。
林良浩委员:重典治乱 确保食品安全
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制定和落实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现各监管单位的“无缝对接”。应参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政府牵头,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职能;完善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对相关管理人员责任的倒查机制,让没有认真履行执法责任的失职人员都承担相关责任;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政府牵头形成合力,共同面对食品安全问题,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梁球胜委员:加强集体食堂的监督管理
要加强集体食堂的监督管理,规范管理体制,实行资质认证经营。政府应增加食品监管人员编制,对集体食堂制定相关规范化标准,并将集体食堂纳入日常监管的重要工作;对现有的集体食堂立即展开清理整顿和梳理,对不符合规范化标准要求的集体食堂进行淘汰;对特殊群体(中小学生、幼儿园等)供餐食堂,必须具有一定资质和规模的企业才可以运营;对固定供餐超过20人以上的食堂必须办证。
束建群委员:让食品安全管理成为常态
食品行业安全管理体系和危机管理体系建设中,需要通过立法或行业规范,加强透明化问责管理。政府、媒体和社会要通过营造舆论环境来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充分发挥行业机构社会组织的作用。除食品行业社会组织建设及其作用外,还需要建立公共事务管理行业组织或公共关系管理行业组织,目的是在危机管理、企业和品牌形象塑造及其传播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一要避免恶意传播破坏性负能量,二要建设性地彰显正能量。在前瞻性管理中,食品行业和公共关系管理行业社会组织等,要依靠自律自管,达到可持续发展。
周杰委员:关注食品隐性安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青少年学生在主食之外最喜欢吃的东西很多都在十大垃圾食品之列。建议各级食品监管部门和学校加强宣传教育,帮助学生认识垃圾食品及其危害,尤其是食品监管部门,要普及食品知识,帮助家长学生了解预包装食品上的QS标志和营养标签,认识营养成分表及其功能,使家长和学校在督促学生拒绝垃圾食品时更加心中有数。
熊建明委员:构建诚信体系 筑牢食品安全篱笆
建议在全市开展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食品安全意识及素质。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确保食品安全有法可依。提高食品检测技术和检测能力,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加大检查监督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充分发挥行业协作的作用。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和国际合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境内外食品安全的信息。
罗昉委员: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建议推进和完善农产品质量认证认定制度。加强外来农产品的检测,为市场准入提供“通行证”,变流通入口为关口。目前在农产品质量认证上,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此外,对在本土生产的农产品,要规范农药、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和使用,限制、禁止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对明令禁用、限用的投入品加强监管和抽查,对违规者予以处罚,切实把住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全面实施食品安全“绿色”工程。
凌万义委员:加强员工培训 保障食品安全
为食品企业员工提供适合的培训对避免食物中毒有很大帮助。要培训员工掌握食物安全知识,设计培训课程的内容时,先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员工完成课程后应能体现学习的成效,而这些成效是可以从工作表现中评估得到的,能从员工的行为察觉到的。管理层要制定培训项目,经常检视员工培训需要,要与员工分享他们在培训后的意见,以便日后进行培训所需,并且鼓励员工有持续学习的信心。
张和平委员: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建议抓住源头的输入关,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全过程的追溯体系;强化餐饮服务企业的量化评级管理,使量化评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及从业人员的培训;政府要加大对食品市场监管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倾斜支持;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升社会整体的食品安全科普知识;严厉打击利用某一事件借机大肆炒作,恶性竞争,以从中谋取不当利益的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市场竞争秩序和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