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 fenge2
logo
虚位以待
 当前位置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技术前沿 > 加工与包装 >

“洋包装”不一定就是“洋食品”

时间:2012-11-27 11:17来源:山西新闻网 浏览次数:
省城进口食品包装标签乱象调查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性化消费兴起,进口食品渐入寻常百姓家。这些口味新奇、包装精美的进口食品不仅出现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里,在购物网站中也占据了一片天地。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洋食品周身上下一句中文都没有,全是
电子杂志     
  省城进口食品包装标签乱象调查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性化消费兴起,进口食品渐入寻常百姓家。这些口味新奇、包装精美的进口食品不仅出现在大大小小的超市里,在购物网站中也占据了一片天地。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洋食品周身上下一句中文都没有,全是看不懂的外文,这样一无所知地吃下肚,食用安全实在没有保障。此外,市场上很多所谓“进口食品”在国内生产,而很多“进口食品”的包装标签更是不合规范,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标签标注混乱让人看不懂
 
  之所以消费者会被一些“山寨进口食品”欺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进口食品的包装上多为外文,普通消费者很难看懂,全凭进口食品的中文标签来了解信息。但记者发现,很多进口食品的标签标注存在不规范的现象,让消费者很难获得准确信息。
 
  记者从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监督处了解到,食品标签如同食品的一个窗口,进口食品尤其如此,消费者需要通过中文标签一目了然地了解食品的真实属性。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进口食品专营店或专柜的进口食品并没有贴上中文标签。当记者对进口商品是否应该有中文标签提出疑问时,店家几乎都以“这是原装进口的”作为回应。
 
  相比一些专营店里标签“稀里糊涂”的现象,很多大型超市开设的进口商品专门货架就好了许多。记者走访了位于省城长风街的两家大型超市,在进口食品区,基本都能在食品的外包装上看到中外文两种标签,且食品名称、配料、原产地、经销商等信息一应俱全。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的进口食品必须贴中文标签才能上架。
 
  消费提示:根据我国颁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一个进口食品标签必须体现的信息有:食品名称、配料表、配料的定量标示、净含量和规格、日期标示、贮存条件、原产国国名或地区区名(如香港、澳门、台湾)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对于辐照处理过的食品应在食品名称附近标示“辐照食品”,对使用辐射处理过的原料,应在配料表中标明,对转基因食品的标示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另外,按照要求,食品标签中外文需一一对应。
 
  保质期临近却无提示
 
  选购进口食品,还有一项需要特别留意的就是保质期。由于从国外运输过来,很多产品可能已经临近保质期。
 
  在大型超市里,记者都在外文包装的进口商品上看到了明显的中文标签,标签所需信息一应俱全。那么,这些大型超市里的进口食品就一定可靠吗?由于有些进口食品鲜有人问津,不仅外包装看起来相当“沧桑”,保质期限也更是已经临近。
 
  在省城亲贤街某商场地下超市记者看到一款咖啡饮料,其保质期到2012年11月26日,但是超市却未有任何提示。
 
  事实上,对于“临界食品”,国家有关部门曾明确提出:商家对即将到保质期的食品应当集中陈列或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
 
  消费提示: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必须加贴有中文标签,同时随商品携带有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消费者在选购进口食品时除应仔细查看中文标签的内容外,还应向销售商家索取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核对所购买食品的相关信息。“卫生证书”相当于进口食品的身份证,证书内容包括品名、品牌、包装种类及数量、产地、规格、生产日期、到货地点、到货日期、启运地、卸毕日期、运输工具、检验日期以及对产品质量和中文标签的检验结果等内容。
 
  进口食品只是披了“洋外衣”?
 
  记者在省城长风街的某超市发现,很多凉果类、坚果类食品都喜欢打着“美国”、“泰国”、“越南”等旗号销售,且多数摆放在进口食品专柜。然而,仔细查看标签,这些产品却多数产地为中国内地。
 
  这些打着“进口”旗号的产品,价格比普通食品贵很多。市民郭女士说,内地生产的产品和进口食品摆放在一起,目的无非是迎合部分消费者“外国的月亮圆”的心理,便于抬高产品价格。
 
  据一位进口食品销售范先生介绍,进口食品也分“行货”(经过代理商、区域经销商)和“水货”(网购以及食品批发市场),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进口食品除了这两种以外,更有不少是“伪进口”实打实的正宗“国货”,却写上外文冒充进口货。
 
  消费提示:所谓“进口食品”是指由境外食品生产企业生产加工,进境时经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检验符合我国相关标准的食品。《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要求,食品标签应真实准确,不得以虚假、夸大、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应在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此外,消费者也可通过产品包装上的条形码识别产品加工所在地是否和证书的产地一致,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食品条形码,在中国境内生产的食品条形码是690-693开头,凡是条形码是“690-693”开头的都不是进口食品,消费者在购买进口食品前,可先上网搜索了解一下世界各地条形码,以便购买到放心的进口食品。
 
  除此之外,针对一些特别的商品,还需要留意产品上加贴的“CIQ”(中国检验检疫)激光防伪标识。目前进口食品中,对进口橄榄油有强制加贴CIQ标识的要求,因此在选购橄榄油时一定要留心察看是否有此标记,以判定其是否为真正进口食品。
 
  选购食物莫迷信“进口”
 
  不少消费者相信“贵的就是好的”、“洋品牌就是好”,不过,进口意味着昂贵,却不一定意味着优质。事实上,进口食品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国家质检总局今年年初曝光234批次问题进口产品,其中就有12批次洋巧克力不合格。记者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官方网站中看到,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入境食品不合格通报挂出。其中,被爆出不合格的产品中,产地为新西兰的“田园奇异果洋葱风味酸奶油蘸酱”被查出违规使用化学物质乳酸钙;产地为澳大利亚的红木蜂蜜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产地为加拿大的杏仁糖被检出大肠菌群超标。此外,还有很多产品被检出菌落总数超标、霉菌超标、甲醇超标等。
 
  消费提示:近些年来进口食品总量在攀升,相对而言,进口食品安全问题就会比较突出。国外食品标准方面并非样样比中国严格,比如在细菌总数控制和添加剂控制方面,国外的标准明显不如中国严格,因此也容易在这两方面检出问题。山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监督处史宏弟提示消费者选购食品时,不能一味追求洋食品的时尚新奇。对食品的产地、配料、注意事项要多多关注,以免让不合格的进口食品,甚至假冒伪劣“洋食品”有了可乘之机,避免更多的食品安全事故。
 
  网购更需慧眼识真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进口食品”,相关结果显示,这些食品主要来自韩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地,销量也十分惊人。其中,一种越南面包干的月销量就达到16000多件。
 
  记者发现,这些进口食品的卖家对自己的产品都信心满满,但当记者向其中一位卖家索要进口食品卫生证书时,他则表示自己只是“伙计”,并称“老板现在不在。”
 
  据悉,由于本身开放的平台,淘宝上所销售的进口食品不仅准入门槛低,监管方面也较为困难,对食品类卖家缺乏统一的规定。现今,由于淘宝商品的良莠不齐,一些消费者在选购进口食品时将注意力转到了其他电商。经常在此类网站购买进口食品的李女士就向记者表示,这些电商都开设了专门的进口食品专区,而且所售的食品一般都有中文标签,还常有折扣和买赠活动。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分隔线----------------------------
fenge6
社区
kuang
 新浪微博
fenge6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fenge6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4年5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3-03
2013-1~2
2012-12
更多>>
fenge6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