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奶业协会理事、奶品专家王丁棉
在国内乳制品企业屡屡曝出各类问题之后,许多婴儿家长出于安全考虑,将“洋奶粉”作为育儿的首选。资料显示,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从半壁江山迅速下降到20%-30%,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猛增至70%-80%。在笔者看来,作为备受冲击的国内奶制品企业,套用“达芬奇”的法子,也无可厚非。而如果能做好“中国特供”,好歹也算是奶制品现有困境下的一次有效突围。但是显然,屡屡曝光的问题显示,突围中不乏挫折。而我们也忍不住要追问,目前市场上究竟有多少奶粉是打着“洋奶粉”的旗号,为什么这样的产品又能在中国市场立足?笔者就此联系了中国奶业协会理事、奶品专家王丁棉。
消费心理畸形钱好赚
目前充斥中国市场的 “洋奶粉”实际上由四部分构成。一是在国外生活的中国人向当地政府提出品牌生产许可后找代加工工厂生产的产品,他们在当地没有名气甚至并不销售,只销往中国市场 (王丁棉强调,这些海外华人大多是官二代,因为在当地注册商标后还要通过中国政府的批文)。第二类属贴牌生产,如娃哈哈 “爱迪生”奶粉和湖南的澳优奶粉,他们是委托国外企业代加工的奶粉,出生地在国外。与此相对的第三类是国内企业出去搞中外合资,产品再出口到中国。第四类就是我们所说的是纯外资品牌。
上述所提到的第二类和第三类情况,是否能够给国内奶制品企业带来出路?王丁棉称,国内配方奶的出路,关键还在于让中国消费者恢复对国产乳制品企业的信心。现在的形势很明了,消费者 “用脚投票”,是不敢拿后代的健康做赌注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但凡洋奶粉进入中国市场,都选择高价位路线,追求利润最大化。关税下降,洋品牌的成品奶粉不降价;原材料价格走低,成品奶粉价格也不变(和去年相比,原材料脱脂奶粉的价格已经下降了1万元人民币1吨)。他们给出的解释很多,诸如生产成本增加,品牌包装更换等,这些无非都是各式各样的借口,归根结底是摸透了中国消费者的畸形心理——价格高才可能是高营养、高品质。这是为什么?中国的消费者已经被国产奶粉的奶源、加工流程以及汞超标等丑闻吓怕了。
企业都各自想分一杯羹
对各色“中国洋品牌”,某知名洋品牌的高级公关经理称,无论是中国人在国外注册商标找当地企业代工,还是国内企业到国外去找代工,这些都可以理解,因为中国配方奶市场实在太大了,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有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婴儿营养品市场规模约73.6亿美元,之后6年还将增长19%。有分析师估计,在2011年到2016年期间,在婴儿配方奶粉和辅食产品领域,中国将创造亚太地区90%的市场价值,或占全球市场增量的七成,即中国市场的零售规模将达到约100亿美元。
各类“洋品牌”,首先解决了奶源问题,但配方奶添加的营养素都是各家企业的“独门武功”,加上管理不一样,因此出来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的。他很乐观地表示,高端配方奶市场已经趋于稳定,选择知名品牌的消费者,一般只是在几个品牌中挑选,那些做特供的洋品牌只是挤占了之前国产奶粉的份额,对此他们并不很在意。
行业监管心太软、手太软
在三聚氰胺事件前,国产奶粉也曾拥有过60%的市场占有率,这无疑说明而今国产奶粉面临的 “寒冬”处境是自己种下的恶果。要想恢复中国乳制品的地位,必须解决好产品的质量保障问题。这需要政府监管发力,需要食品行业自律。
无论在哪个行业,一旦行业内的产品出现问题,相关机构应该在信息公开、依法严处、公正司法三个方面,切实表现对消费者健康和生命的高度关切。但无论是在三聚氰胺,还是黄曲霉毒素事件以及汞超标事件中,相关部门并没有立场坚定地让相关企业去做召回、赔偿等一系列应该做的工作,也从来没有做出过诸如吊销企业生产资格一类的处罚。当消费者受了伤害都无法得到赔偿,就只能通过选择可以信任的品牌来保护自己。可以说,对犯错企业心太软、手太软,直接导致了洋奶粉的吃香。(记者 谢飞君)
(责任编辑:fu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