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联系我们 fenge2
logo
虚位以待
 当前位置 您当前所在位置:食安中国 > 技术前沿 > 添加剂类 >

带你走进食品添加剂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2-06-07 15:11来源: 浏览次数:
对于我们来说,食品添加剂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影随形,绝大多数食品都离不开它。但是它那生涩难懂的化学名称又让人望而却步,了解它的人少之又少。而从苏丹红、一滴香,到豆浆精,再到染色馒头,近几年国内发生的一连串食品安全事件,也在
电子杂志     

  对于我们来说,食品添加剂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影随形,绝大多数食品都离不开它。但是它那生涩难懂的化学名称又让人望而却步,了解它的人少之又少。而从苏丹红、一滴香,到豆浆精,再到染色馒头,近几年国内发生的一连串食品安全事件,也在不断刺激着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食品添加剂究竟是什么?是否真的是食品安全的“万恶之源”?它的滥用为何总是屡禁不止?

  市场调查: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昨天上午,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批发市场。在工农路附近的一家店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大瓶小瓶的食品添加剂,各种“精、粉、香膏”随处可见。猪肉精粉、牛肉膏、羊肉精膏、鲜奶精、麻油香精、甜玉米香精、爆烤鸭香膏、辣椒精等等各种精粉、提香剂、上色剂,价格从十几元到一百多元不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记者在一堆肉宝王中,发现了闻名已久的“肉宝王中王”,500克装,85元。“这个好,好多饭店都用这个!”店员告诉记者,“主要用于肉制品、卤制品、汤料、馅料,烧出来的味道非常鲜美,反正你用用就知道了。”当记者问到该如何添加时,该店员表示,包装上都有使用剂量,0.15%-0.2%,都是高倍浓缩的,只需加一点点就行了。“如果想味道更好点,可放多一些,但不能太多,否则会‘嫌臭’。”

  在淮海路附近一家化工用品批发店,记者还未进店门,就已闻到添加剂特有的味道,香的有些刺鼻。走进店堂,食品添加剂占据了半壁江山,反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

  记者仔细阅读外包装的产品说明,发现绝大部分的食品添加剂都有标明其为“食品添加剂,不能直接食用”,有的说明标签上标示有使用量和使用范围,印着“QS”标志,有的则非常粗糙,甚至连厂址都没有,包装非常简易,看样子随时会破损溢出。

  “不用食品添加剂,哪有那么好的味道,哪会有回头客呀!”一位经营食品添加剂的店主告诉记者,这已经成为食品行业的潜规则,物价飞涨的年代,不用食品添加剂很难赚到钱。

  人肉搜索:食品添加剂是个什么东东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市质监局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规范地说,为改善食品品质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就叫食品添加剂。它可以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膨松剂、着色剂、酶制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许多人或许还不知道,中国应用添加剂的历史非常久远,最早的添加剂食品,要数东汉的豆腐,使用盐卤作凝固剂制作豆腐;到了南宋时期,一矾二碱三盐的油条配方,给人们提供物美价廉的食品;800年前,亚硝酸盐开始用于生产腊肉;公元前4世纪,人工着色的工艺应用于葡萄酒……

  据悉,按照我国的相关标准,目前食品中允许使用的添加剂有2300多种,涵盖了23个功能类别。食品添加剂大部分是天然来源,有一小部分是合成的。“并不是什么都可以随意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品种和使用限量应符合国标GB2760的规定,且在《食品安全法》中特别强调,食品添加剂在使用中要求有工艺的必要性,就是说有添加工艺必要才能加,没有必要就不能加,哪怕是无毒无害的。”该工作人员表示。

  据悉,我市目前已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2家,其它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的获证企业300余家,主要集中在肉制品、饮料、糕点、调味品等行业。

  存在问题:更新换代快且国标缺失

  食品添加剂就一定会对身体有害吗?“只要符合国标GB2760-2011,无论是人工合成,还是天然提取,都是安全的,不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淮阴工学院教授陈晓明告诉记者,几乎所有的加工食品都涉及食品添加剂,要想和食品添加剂一刀两断是不可能的,目前主要出现的问题,是食品添加剂的广泛滥用。

  “现在食品添加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超限量和超范围使用。”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国家标准GB2760已经明确规定了每个食品允许使用添加剂的品种和使用限量。但在实际监管中,相关职能部门却往往力不从心。

  新的食品添加剂不断“横空出世”,复合添加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目前国家仅出台了GB26687-2011《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还有一些复合添加剂的国标还未出台。“很多企业要来办复合食品添加剂的生产许可,但是国家没有相关的标准,所以没法办理,这也导致了市面上一些食品添加剂的乱象丛生。”市质监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

  事实上,因为监管部门在抽检检测时,检测项目主要是国家相关标准中允许添加的成分,而对于很多不允许添加的物质,监管部门的检测都不包含在内,一旦食品中含有标准里不允许添加的其它物质,抽检时就往往检测不到。

  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食品行业的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而相关部门检测的技术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责任编辑:ad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载的各种信息和数据等仅供参考,并不对相关资料的准确性,充足性或完整性做出任何保证,也不对相关资料的任何错误或遗漏负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分隔线----------------------------
fenge6
社区
kuang
 新浪微博
fenge6
 新闻24小时点击排行
fenge6
 《食品安全导刊》专区
刊号:CN11-5478/R 国际:ISSN1674-0270
2014年5月刊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杂志刊例
2013-03
2013-1~2
2012-12
更多>>
fenge6
关于网站 | 申请链接 | 广告服务 | 媒体合作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