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开始,政府要举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本周一,市食安办副主任顾振华就食品安全现状接受了沪媒访谈,其中涉及食品添加剂使用的一段访谈对答尤其引人注目:
记者:前一阵子,蜜饯出了食品安全问题,就是与添加剂有关。顾振华:蜜饯事件一出,社会一片哗然。事件里面,确实存在生产企业的违章,但我们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这样,而对我们社会造成的影响,却是把所有企业一棍子打死。这个事件是由添加剂引起的,大家非常恐慌,觉得添加剂是瘟神。
也许,正因为顾振华的答问中使用了“瘟神”字眼,记者以《市食安办副主任谈食品安全:别把添加剂看作瘟神》作为了这次访谈的报道标题。
总的来说,顾副主任“觉得添加剂是瘟神”的比喻的确普遍扎根于消费者的脑海里,“别把添加剂看作瘟神”的提醒也是对的。但要有效驱赶“瘟神”,避免添加剂滥用制造“病从口入”的“瘟疫”,包括顾副主任在内,谁都轻松不起来。
目前有正式出生证的食品添加剂在中国有2000多种,在发达国家则超过上万种。仅论数量,食品添加剂生产作为食品生产的辅助产业,中国与发达国家尚无法相提并论。
不过,这些年国内食品添加剂丑闻可谓触目惊心。一方面,国内食品添加剂工业发展极快;另一方面,滥用食品添加剂丑闻及危害的增长幅度,比食品添加剂新增品种的问世更快、更多。这是铁的事实!
而在发达国家,包括中国的港澳台地区,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丑闻虽难言杜绝,但毕竟是鲜有耳闻。这也是铁的事实!
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生产一般为达到三个目的:一是增加食品的色香味形;二是改善食品的感官形态;三是防腐保质。因此完全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然而,一切的一切都建立于对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与限量使用。
食品添加剂被昧良心的企业过量使用,首先是为了“人为”延长食品防腐保质期。它对消费者的潜在健康风险不言而喻。
食品添加剂被滥用,则主要被不法企业用于掩盖使用变质食品原料生产所谓“健康食品”,以及生产“挂羊头买狗肉”的所谓“正宗食品”等两大作伪造假领域。这已是典型的犯罪行为。因此,此时的食品添加剂已堕落成怂恿犯罪的“掩盖剂”。滥用则已构成“大恶”!
综上所及,缺乏有效监控的食品添加剂往往成为伤害消费者的“瘟神”!
最近,7集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加剧了人们对安全食品的想往和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欠作为的不满。同时也加剧了人们对天然食品的渴望和对食品添加剂的进一步误读。这恰好为不法商家在食品生产与销售领域进一步高举高打“绿色食品”做了一回真假难辨的“零成本广告”。
其实,由食品添加剂滥用引发的“全社会恐慌”,很多都是政府“只说其一、不说其二”的片面解释和“引导”所引发并加剧的。不妨举几个例子加以剖析:
例一、带政府背景的专家强调,颁有出生证的食品添加剂是可以放心使用的,但还有个隐性风险却被专家们有意无意的加以掩盖----这就是,同样的技术安全标准,同样的毒性试验,中国标准与外国标准常常相差一大截。
例二、有政府官员强调,天然的食品未必就一定是安全的。这个说法本来是对的,正常情形下,通过现代化的食品加工技术,天然食品原料中的某些有害物质,甚至有可能在加工环节加以消解,抑或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危害性。可是,滥用食品添加剂所生产的食品肯定比不加添加剂的食品更不安全。这种将两个层面的话题混淆后的“阿Q”式解释,看上去是普及食品安全常识,注定被消费者认定为推卸监管责任的辩解。
例三、有卫生专家强调,添加剂不能与添加物相等同。三聚氰胺、苏丹红、吊白块……这些东西都是有毒添加物,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添加剂是经过安全评估的。其言外之意是消费者缺乏常识,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可是,国内的所谓“安全评估”经常是走过场的代名词,甚至是“评估红包、游山玩水加山珍海味”的代名词。
只有以下几个数据是大体真实的:国内食品生产企业不算街头巷尾的早餐摊点有几十万家,其中20人以上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不超过20%,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也不超过20%。20人和500万元,按现时的统计标准,甚至无法纳入GDP的统计口径;两个20%则形象地刻划出国内食品生产“小、散、乱”的尴尬格局。
保障食品安全在任何朝代、任何时候,生产与销售者的主体责任也即良心都是不可或缺的,甚至是最重要的一环。但对于诚信已然垮塌的中国社会,在重建社会诚信至少需要几代人持续努力的前提下,政府的监管必须前移并置于第一责任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