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评论员 姚文晖
为建立健全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各地工商部门将加快推进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机制建设。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要求,今年年底前,各地工商部门将给辖区所有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表示,今后将对守信企业、失信企业和严重失信企业采取不同监管方式,不断提高监管执法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昨日新华网)
在食品安全领域乱象丛生,让举国民众大呼“伤不起”的当下,用建立信用档案的方法对食品生产及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管,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其积极意义不容低估。
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正身处一个“虚拟食品”时代,食品在很多时候其实是一种“仿真商品”,形形色色的食品添加剂虚拟了天然食物的色泽、气味、口感、形状等,比如玉米馒头可以不用玉米,只需在白面中添加柠檬黄染料,而添加了牛肉膏的猪肉吃上去比牛肉更像牛肉。
人类从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进入现代食品工业蓬勃发展的“文明”时代,很难说这是一种幸福还是不幸。我们的幸福在于,每个人都不再需要亲自参与食品生产、加工都能获取食物,可以充分享受日益成熟、精细的社会分工带来的生活便利;而不幸在于,我们越来越难以用五官来分辨自己吃到的食物是不是它的本来面目。吃到用牛肉膏虚拟的“牛肉”还算是幸运的,至少类似的“仿真”未必有害健康,怕就怕那些有毒的“仿真”,比如“健美猪”看上去比一般的猪肉质更鲜美,而添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检测起来比一般的牛奶更有营养。
我们之所以可以放心地食用从超市或菜市场里大包小包买回来的食品,缘于我们相信,尽管这些食品不是我们亲自生产的,但它是安全的,对身体健康无害的。这样的信任,从深层次上说,是基于我们相信食品生产及经营者的职业道德,他们不会生产危害我们身体健康的食品,加之有市场竞争自然形成的优胜劣汰和政府监管的约束,使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眼不见为净”。然而现实的残酷屡屡击碎我们的信任——在上海的毒馒头工厂里,一名给馒头染色的工人如此评价自己制造的食品:“我不会吃的,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我自己做的东西我知道能吃不能吃,里面加了色素的,不能吃。”
每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人们都在呼唤“加强监管”。诚然,加强监管非常重要,但如何做到有效监管?绝不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这么简单。我们永远无法做到对每一个食品生产或加工场所进行“人盯人的防守”,因此事后查处永远都是被动和挂一漏万的,只有构建起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才是维护食品安全的长久治本之策。食品行业是最需要诚信的行业,诚信虽然是个道德问题,却需要用制度来保证——这就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积极意义所在。
建立信用档案之于整治食品安全问题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用常态性的制度将那些列入诚信“黑名单”的无良食品企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甚而将它们永远驱逐出市场,有利于形成诚信有益、失信无利的良好市场氛围。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难一蹴而就。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应是一个统一、完整的链条,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呈现出“多龙治水”的格局,这无疑会给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带来执行层面的困难——谁来制定?谁来管理?谁来负责收集信息?谁来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价?谁是执法主体?这些问题不解决,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就很难切实发挥作用。
此外,“各地工商部门给辖区所有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如果是一种孤立、封闭的信用体系,就有可能造成“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无良企业换个地盘继续坑蒙拐骗。
“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温家宝总理振聋发聩的怒斥言犹在耳。现在到了下大力气重建国人食品安全信心的时候了,而信心取决于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