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市里买回外包装良好的冰激凌,打开包装,里面却是冰与棍凝结成一团;而明明冻得好好的冷冻肉,解冻后却隐隐有臭味……对于这些市民厨房里的尴尬,有物流业人士判断:这主要是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掉链子”,造成食品“二次解冻”。
我市近日公布了《深圳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和《食品冷链技术与管理规范》,意图在2015年前逐步“修复”冷链物流缺失环节。业内人士认为,尽早建立政府部门对行业的监管及扶持机制,是解决“掉链子”的关键。
产业现状
深圳冷链物流规模可观
“物流业是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而作为物流业‘皇冠上的明珠’,冷链物流在深圳起步很早,发展至今已形成相当的产业规模。”市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作为我国经济的前沿阵地,在国内最早引入“现代物流”理念,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深圳也是冷链物流的“特区”。
一方面由于深圳本地市场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深圳是跨国企业中国总部的聚集地,大量的外籍员工对进口食品,以及满足国际操作和安全标准的国内食品有着较高的需求。再有深圳毗邻香港,来自全国的出口冷冻产品大部分通过深圳流向香港,再出口至东南亚及世界各地。正是这样的需求促进了深圳冷链物流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现有冷库容量约15万吨,另有8万多吨冷库正在筹建中。15万吨冷库分别集中在笋岗、西丽、南山、盐田、龙岗等地,其中笋港物流园区占5.3万吨。目前大型冷库主要有五丰食品冷库、澳昌冷库、成业冷库、华南冷库、曙光冷库、瑞源冷库等。
同时,深圳拥有公路冷藏车辆近500台,一半车辆集中在大型专业的冷链物流公司,如雨润食品、小田物流、曙光物流、东方海外等。
“‘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冷链物流,早已是欧美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在日本,果蔬运输98%是通过冷链完成的,从而保证了食品的保鲜与安全,然而深圳冷链物流要做到这些,还有相当的距离。”市交委物流处负责人表示。
行业怪象
货车载冰柜当冷藏车
尽管深圳冷链物流初具规模,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晚、发展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高,因此还存在诸多问题。
“在国外的高速公路上,配备制冷设备的大型冷藏集装箱车往来飞驰是常见现象;而在深圳街头上,更常见的是小型冷藏车,甚至是普通货车里配个冰柜,运输过程极不规范。”深职院物流系一位专家表示,甚至一些冷库企业也是主要以仓库出租、货物搬运为主,业务模式相对简单,缺少专业、大型的配送中心,致使冷链物流不断面临“掉链子”。
据了解,目前深圳市的蔬菜、水果、蛋90%以上均无冷链,一般都在常温下操作,以无腐烂、无明显变质、无异味为目标。冷冻类的食品尤其是肉、禽、水产品在全程的冷链过程中时常出现断链现象。
“我们曾了解到这样的案例,青海的冻肉长途运到深圳,竟是在普通汽车外罩棉被,到了深圳再送进冷库急冻,这样的肉质怎么能得到保证?”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冷链运输成本普遍高于普货运输成本20%,司机在运输过程中存在途中关制冷机,快到目的地时再开机的情况,以节省成本。部分冷库没有装卸作业过渡区,在常温下装卸。另外,为降低运输成本,对不同货物的拼柜、拼车及在冷库储存时的混库现象,会导致不同程度的交叉污染。
“说到底,就是一个利益问题,杂牌军低成本、低价格的混战,已经开始让规范运营的正规军吃不消了。”宝恒通集团总经理萧德军这样感叹。
业界观点
规范剑指市场乱象
“冷藏车价格大约是40万元/辆,是普通车的3倍,另外运输过程中仅油耗一项就比普通车高许多,而现在冷链运费只比普通车高30%,难怪有在普通车上放冰柜的做法了。”有识者表示。
为使深圳冷链物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近日发布的《深圳市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培养一批发展潜力大、经营模式先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冷链物流企业,打造从生产源头到最终销售的全产业链知名品牌。
业界更从中嗅到产业机遇,“《规划》列出了扶持冷链物流的优惠政策,包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在2015年前免除冷链物流企业3%或5%的营业税,2015年前允许冷链物流企业以农业电计价,到2015年对新增冷藏车辆给予信贷支持……这些政策如果能尽早落实到位,对规范运营的冷链企业是最大福音。”雨润食品一位负责人表示。
新出台的《食品冷链技术与管理规范》已经从标准层面,对深圳冷链物流的包装、运输、储存、分拣配送和批发零售等各环节加以规范。“像金枪鱼,我们规定储存温度不高于零下50度,运输温度则不高于零下45度;另外,冷饮、冷冻肉类、水产等,各有对应的温度要求。”参与制定规范的深职院负责人介绍。
“严格的技术规范有利于提高冷链运输业的门槛,但如何落实到监管层面,由哪一个政府部门执法、如何进行处罚……这些都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规范的问题,我们希望能看到政府部门的实质进展。”有业内人士呼吁。
(沈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