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很多食物在宣传时侧重口味、口感,而不是营养,周玲教授指出,其实只要食物被加工,其中营养成分就会受到损伤,加工程序越多,添加成分越多,营养损伤越大,为了减少一种食品添加剂对人们身体危害,选择食物时品种尽量杂一些。
一般说来,食物的保质期越长,其中的食品添加剂尤其是防腐剂含量可能越高,如在酱油、酱菜、果酱、调味品、饮料等大都有防腐剂。当然保质期长短也和食物中水分多少、食物特性有关,有的食物本身防腐特性较高,如高糖食物保质期可能就更长,所以需要添加剂越少。在选购食物时,尽量多选择新鲜食物,如蔬菜水果、新鲜肉类、鱼类,不选择加工程序较多的加工食物。吃大量加工食物可造成添加剂的反复摄入,长时间会使食品添加剂蓄积在体内,尤其是膨化食品、油炸食品等。
孩子零食颜色越艳添加剂越多
大人忙着购置年货,儿童也在“想方设法”让大人给自己多买些五颜六色、好吃香脆的零食。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刘凤英主任医师指出,很多食品的生产离不开食糖、香精、食品添加剂、食品胶等物质。而颜色越鲜艳、味道越浓重的食品,所添加的成分更多。而幼儿消化系统不够完善,过多摄入添加剂,会减少必须营养物质的吸收。
周玲教授也指出,家长给幼儿选购食物最好远离糖精、味精和食品添加剂。很多食物中因为添加高盐成分使食物味道较重,这样儿童长期摄入使他们口感加重,改变味蕾的敏感程度,不喜欢吃日常饭菜,3-6岁是孩子口味定型的重要时期,应该从小让孩子养成清淡饮食习惯,否则不利于健康,长大容易造成高血糖、高血脂等。
识别技巧
食品添加剂的“隐身术”
1化学名称让你犯晕
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丙酸钠、丙酸钙
抗氧化剂:BHA、BHT、PG、TBHQ、维生素E、维生素C、植酸、茶多酚
疏松剂:明矾、酒石酸氢钾、磷酸氢钙、葡萄糖酸内酯、碳酸钙、小苏打
甜味剂:果葡萄糖、麦芽糖、低聚糖、阿巴斯甜、甜叶菊糖、甜蜜素、安赛蜜、糖精
增稠剂和稳定剂:瓜尔豆胶、卡拉胶、单甘酯、磷酸盐
2合并标识减少数量
常见合并标识的添加剂:香料、酵母、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水分保持剂、PH调节剂等
消费者往往认为,乳化剂、稳定剂、增稠剂等只代表一种添加剂。实际上,这种笼统表示的背后往往涵盖至少两种以上添加剂。一方面配料包装面积小,无法写那么多名词;另一方面也正合商家的心理,消费者会觉得化学名称越少越好。
3用专业名称掩盖危害
反式脂肪酸的“艺名”:氢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起酥油、植脂末、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麦淇淋等。
近年国际社会,特别是北欧国家对“反式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的危害”认识越来越深刻,在食品包装上要求写明是否含“反式脂肪酸”。它不仅和猪油牛油一样,会升高血清总胆固醇、血清总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会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即“好胆固醇”。反式脂肪酸还可能增加乳腺癌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并有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饼干、面包、西式糕点、巧克力派、沙拉酱、炸薯条、炸鸡块、洋葱圈、咖啡伴侣、热巧克力等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高发食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