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我买的这盒辣椒在这台机子上一扫,产地在哪、施的什么肥料、打没打农药以及加工运输等过程一目了然,这样吃起来放心,挺好! ”10月13日下午,在合肥市红星路红府超市农产品售卖区,市民张媛媛拿着一盒辣椒一脸兴奋。和她同行的张秀云女士则拿了袋干木耳在机子上试了试,机器显示屏上马上清楚地显示出木耳的水分、农残、大肠杆菌、菌落总数等检测合格数据。张秀云告诉记者,她听朋友说,超市有查询机能查农产品的详细信息,就来试试,果然不错,“有了它,我们买吃的就放心了! ”
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台能查询农产品“身世”的机器,名叫“食品追溯查询终端”,是由安徽“朗坤”公司运用物联网技术研发的,今年8月提供给红府超市使用。
机器查询的信息,真的可靠吗?为了打消记者的疑虑,朗坤公司技术员刘磊陪同记者来到合肥三十岗佳诚有机农业有限公司蔬菜生产基地一探究竟。进入示范基地的连栋蔬菜大棚内,只见香菜、菠菜、生菜、茄子等一片碧绿,生机盎然。大棚中央的铁柱子上安装了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5种传感器,棚顶上是一台全景高清摄像头,棚内情况可通过互联网即时传输到朗坤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上。基地负责人宋任全说,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温度、湿度过高,系统就自动报警,通知人员及时调节,确保蔬菜在最佳环境中生长。而打药施肥的名称、时间、次数等,都有专人监督、记录、拍照保存。
物联网的应用,不仅让消费者明明白白购物,也对商家在质量监督方面有了更多的约束。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樊胜华介绍说,自打今年8月应用物联网技术后,公司20多种产品贴上了追溯码,这等于给产品戴上了接受消费者监督的“紧箍咒”,现在对产品质量一点也不敢马虎。虽然公司在质检和信息采集上花了不少精力,成本也增加了,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提高了,产品销量上升了不少。 “因为追溯码无法伪造,还有利于打假呢。 ”樊胜华补充说。
“看了现场没有疑虑了吧? ”采访结束,朗坤公司董事长徐珍玉信心满满地与记者探讨起物联网的应用问题:通过物联网,可以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采集、科学化管理、智能化控制、精准化服务、全程化追溯等,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真正做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控和可追溯。(记者 汪永安 通讯员 张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