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相信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某种物质要成为食品添加剂要经过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是毒理学评价。我国也有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毒理学评价手段,即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安全性毒理评价的程序”,按照这个程序,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试验分如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了解受试物的毒性强度。一次或短期内多次给予受试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确定受试动物(分别用两种性别的大小白鼠或大鼠)对受试物的毒性反应、中毒剂量或致死剂量。
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
了解受试物是否具有突变作用或潜在的致癌作用。试验内容包括蓄积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现具有致突变作用,而无需再继续第三、第四阶段的试验。
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
了解受试物以不同剂量水平长期喂养试验动物,确定其对动物的毒性作用性质,为下一步的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的剂量选择提供根据,亚慢性毒性试验要持续3个月时间。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是观察试验动物长期摄入受试物所产生的毒性反应,尤其是进行性和不可逆的毒性作用以及致癌作用,慢性毒性试验至少要两年时间。慢性毒性试验的“长期”是指试验动物整个生命期的大部分时间或终生,有时可包括几代的试验。
我国有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的专家根据毒理学评价的试验结论,提出该物质是否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意见,如果批准作为食品添加剂,再制定标准(GB2760),规定它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和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