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表示,国内冷链行业在经历了初期阶段的动荡之后,是时候应该向精细化、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一味的停留于现阶段不进化升级势必压缩发展空间。那么,究竟未来国内冷链物流行业应该如何的发展,五年十年后的冷链行业又该是怎样的蓝图?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三新冷藏储运有限公司营业开发部部长冀子旺。
供应链管理,冷链发展的大势所趋
面对当前冷链发展的蓬勃之势,冀部长颇具感慨,三新在冷链行业摸爬滚打整整十个年头,可谓见证了我国冷链从无到有、从冷到热的整个历程。
回顾过去,冀子旺表示,在公司成立的初期,冷链只被少数人所了解,应用领域非常有限。当时在北京地区冷链企业很少,各自服务对象也不是很多,业务上没有太多交集,因此竞争几乎是不存在的。而在十年之后,随着大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加强,冷链已不再是生僻词汇,在市场需求的不断推动下,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逐渐增多,彼此间竞争开始白热化,企业明显感到利润被摊薄。
另一方面,近年来由于人工成本、运营成本(燃油费、停车费、水电费等)不断上涨,使得冷链物流企业倍感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如果不提升内功,寻求自我改变,注定是死路一条。那么要如何改变呢?——对冷链物流实施供应链管理,这是冀子旺给出的答案。
冷链不同于普通物流,它一个供应链系统,企业要从供应链整体角度考虑成本得失和效率高低。“当前很多冷链企业总是在某个环节的得失上计较不休,虽然局部成本下降,但总体没有改善。”他举例说道,有些冷链同行为降低车辆成本,给每台车最大限度的装货,增加车辆的配送点,这样看似装载率提高了,但由于路程的增加及不合理路线的增多,使得车辆的运行时间和油耗并没有降低。
所以他强调,冷链物流一定要整体最优化。这就要求物流企业在做运营规划的时候,要从源头到终端整体考虑,与此同时,还要同上下游客户进行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供货规律,在此基础上优化运输线路、提高库存周转,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品质,冷链物流服务的终极目标
无论在哪个行业,品质都是企业生存的灵魂,这一点在与百姓健康安全息息相关的食品领域更是如此。近年来,有多家知名企业因为品质问题而自损招牌甚至一蹶不振。作为以保障食品安全为目标的冷链物流行业,也只有把品质放在第一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把品质放在第一位,这始终是我们的企业宗旨。”冀子旺说道。事实上,三新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例如,三新在选择新客户的时候,一定要和客户达成共同的认知——必须要把产品品质放在首位。如果某家企业只在意服务价格而不注重品质的话,三新是不会与之合作的。
在谈到这个话题,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冀子旺接到一位普通市民的询问电话,事情大概是看到标有‘三新冷藏’标志的冷藏车在路边停靠了好几个小时,但始终不熄火,因此质疑这辆冷藏车是不是公家的,不在乎浪费油钱。
后来冀子旺告诉记者,原来在地安门附件有一家新开张的便利店搞促销活动,由于没有足够的仓储冷柜,因此需要把新鲜的酸奶放在冷藏车内,而为保证产品质量,冷藏车就要一直打冷,最终有了开始的那一幕……
在冷链行业,品质的保障无疑是要用成本代价来换取的,为了保证品质宁可提高自身成本,从这一点来看,三新的确已经把‘品质第一’的理念渗透到了每位员工的心中。
冷链物流服务模式有待创新
目前,在我国注册的物流企业多达二三十万家,冷链企业也有数千家,其中绝大部分只有零散的几辆车,跑跑运输而已,而一些所谓的综合物流企业也只是做一些较为简单的运输和仓储。其实,在冀子旺看来,物流企业完全可以做的更多。
“现在专家都强调物流要朝综合方向发展,那什么是综合物流?就是在物流企业业务范围内,尽量多的满足客户各方面需求。但是我们现在除了为客户做配送和储藏外,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涉及,企业很大资源都没有得到利用。”冀子旺说道。的确如此,例如在国外物流企业可以为客户代收货款,客户会为此支付物流企业一定的提成,这样既方便了客户,也为物流企业带来额外收入,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而在我国,物流企业类似于代收货款的服务空间还很大。比如低温食品行业,当前国内都是食品生产商找到代理商,代理商再找冷链物流企业送货。那么,能否将冷链物流企业的经营范围扩大到代购代销,如此一来就可以帮助生产商省掉找代理商的环节,成本自然可以降低不少。
而且,现在食品生产商和零售商地位不平等,总有超市刁难生产商,例如要求生产商无条件退货,这其实是把超市的责任转嫁给生产企业。从中可以看出,生产商同零售商谈判时砝码很轻,议价能力弱。因此,如果冷链物流企业能够取得代销权,加之为客户配送的有利条件,可以为食品生产商加强话语权。
但是,物流企业这样做也有一定困难,因为在国内不同性质的企业所要缴纳的税点不同,物流企业是5%,而经营性企业则需要17%,一旦物流企业行使了经营职责,税收会加重,这一点是需要政府来调整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