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种食品查出致癌物
今年3月,台湾卫生署进行例行抽验时,在一款名为“净元益生菌”中发现了可致癌的塑化剂DEHP。追查发现,其来源是昱伸香料公司所供应的食品添加剂——起云剂。
此事一出,在台湾引起轩然大波。相关部门连日来持续追查发现,凡是浓稠状饮料、儿童食品、钙片等保健品的厂商几乎全部沦陷,数量高达千家以上,其中包括统一企业、长庚生物科技、白兰氏、美达、泰华油脂等知名厂商,产品涉及运动饮料、水果饮料、茶饮料,以及儿童感冒糖浆、儿童钙片、乳酸菌咀嚼片、化妆品等500多种。其中,统一、白兰氏、美达等企业生产的产品均在大陆有售。台湾卫生专家甚至称,这可能是目前最大的塑化剂污染事件。
据了解,此次被查出的塑化剂DEHP主要来源于两家公司,一家是上面提到的昱伸香料公司,另一家是宾汉香料化学公司。该公司相关责任人称,其公司生产的起云剂中添加塑化剂已经长达30年。
目前,该事件相关责任人已经被警方控制,台湾卫生部门正配合持续追查涉案公司下游出货的对象,将违规食品下架封存、销毁。目前已下架果汁、果酱类食品超过40万公
斤,运动饮料、茶饮料超过98万瓶,益生菌类粉包超过26万公斤。对于其他产品,岛内有关机构将从5月31日零时起展开“扫荡”,届时,使用起云剂的运动饮料、果汁、茶饮等5大类食品,都须提供检验安全证明,否则一律下架回收,违者将受重罚。
揪出隐藏30年的塑化剂
既然塑化剂被使用了30年,为何今日才被查出?要弄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必须先了解塑化剂和起云剂。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副会长董金狮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起云剂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食品添加剂,可让饮料避免油水分层,看起来更均匀,还可改善食品口感,它一般由棕榈油、乳化剂等多种物质添加混合制成。但台湾一些不法厂商为节约成本,将其中的棕榈油换成了塑化剂。塑化剂则属于化工原料,主要存在于塑料制品中,起到软化橡胶,增加塑料弹性的作用。一般有两个用途,一是用于食品包装,如保鲜膜、保鲜袋,二是用于制作玩具、汽车座椅等非食品包装。这次台湾食品出现的DEHP属于塑化剂的一种,台湾地区将其列为第四类毒剂化学物质,根本不允许用于食品包装,更别说在食物中添加了。
其实一直以来,台湾都以食品检验严格而著称,相关部门会对市面上的食品进行定期检测。但塑化剂之所以会逃过检测,隐藏30年之久,主要因为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检测目录中没有规定检测,才让无良企业钻了空子。而这一次事件的曝光,归功于台湾卫生署的一位“爱管闲事”的检测员。这位检测员负责检验一件由台南市卫生局送检的号称可减肥的益生菌,意外发现含有塑化剂,他很清楚塑化剂的成分和用途。但由于检验项目中没有其检测指标,他担心其他人看到不会理睬,于是将此事告知台湾彰化底检署的两位检察官。最后经过不懈努力的侦查,才使得此事曝光。事件曝光后,台湾相关部门正在制订和完善食品检测制度,以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塑化剂导致性早熟
台湾高雄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李志恒指出,塑化剂DEHP作用类似人工荷尔蒙,在体内长期累积,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最重要的是影响生殖能力,造成孩子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目前虽无法证实它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明确会产生癌变反应。台湾大学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孙璐西则表示,塑化剂的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会引发激素失调,容易引起儿童性早熟。
针对此事件,台湾相关专家建议,在做出明确界定之前,除避免购买上述提到的品牌和食物类别,尽量不要吃浓稠状饮料等加工食品。
塑化剂还大量存在于儿童玩具中,家长应尽量避免给孩子买过软、过小的塑料玩具,越软的塑化剂越多。带保鲜膜的食物一定不要放入微波炉里加热,尤其是肉类,因为塑化剂一旦接触油脂,就会释放有毒物。董金狮还呼吁,除食品添加剂禁止使用目录,相关部门还应列出儿童产品、塑料制品等禁止使用的物质目录,同时要求企业明示成分,建立检测机制,以方便检测和定性,对于怀疑性的物质要“宁可信其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