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消费水平和商超模式已成限制国内冷链物流发展的两大瓶颈。”上海领鲜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殷海平在上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看上去很美”的市场前景
进入2010年以来,国内冷链市场便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冷冻食品销售数据的快速上扬、冷库项目的遍地开花、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国外资本的不断涌入、冷链相关企业股票的飞涨……国内冷链市场一下子进入了暖春季节。
有统计显示美国和日本的冷藏运输车辆分别是18万辆和12万辆。而中国现有标准化、规范化的冷藏车只有3.5万多辆,比如上海这样发达的地区,也只有3000多辆。按照国内冷冻食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到2017年,国内冷藏车需要达到35万辆。
“单从冷藏车一项来说,国内的市场可以说是前景无限。”殷海平说。
据了解,领鲜物流在上海拥有自有冷藏车243台,华东其他地区可调配车辆400多台。“今年采购了一大批新车型,部分用于世博会的配送。接下来我们还会对现有的旧车型进行更新换代。”
殷海平认为国内冷链市场近期市场的爆发主要在于两大因素。首先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和餐饮行业对生鲜食品以及工业半成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这些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环节都需要冷链的支持。
其次就是最近几年食品安全事件带来的冲击,让政府对食品安全方面更加重视。“比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不仅给整个乳制品行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也让人们对食品安全提高警惕,因此冷链行业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也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消费者能否得到冷链的价值
冷链之于食品的价值在于安全、保鲜和营养。但是在现有的冷链水平上,国内消费者能否真正得到冷链的价值呢?
殷海平表示,由于全程冷链的各个环节都比较脆弱,因此有时候即使消费者支付了相应的价格,也难获得冷链的价值。
有关冷链物流操作规范的立法文件没有出台,这样造成了大量需要冷链运输的产品却没有经过冷链,而一些经过冷链的产品却因为“断链”的影响,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商超里,产品在没有玻璃的展示柜里裸露在空气当中,一些冰淇淋软化了,冷冻食品上面结霜了……这些都是因为没有相应的操作规范导致的。”
殷海平说,由于冷链物流行业低价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许多企业为了招揽客户而在合同招标以及谈判中压低价格。为了降低自己的运营成本,在冷链操作上难免有违规行为。
消费者要埋单,商超模式要改变
光明乳业的物流网络模式一直受业内人士赞赏。2003年领鲜物流的独立运营,让其物流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目前,领鲜物流在上海为8000多家商超、便利店、餐饮店提供门到门物流服务。
殷海平介绍说,领鲜物流传承了光明乳业20多年的低温配送经验,在华东建立了15个配送中心,服务1.6万多个网点,并初步构建了全国性的食品物流网络。
“上海的商超网点建设布局是500米范围以内便会有商店。上海的卖场加便利店共有5000多家,这样小规模的商超网点就不具备冷链物流配送的环境。”殷海平认为目前国内的商超运作模式难以达到冷链物流操作的要求。
而另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国内消费者一定要肯为经过冷链的食品埋单。“消费者不肯付更多钱,导致了食品生产企业在冷链物流环节就压低价格,物流企业在夹缝中也就没办法投入更多的财力去保证全程冷链。”
殷海平认为,看上去一片繁荣的中国冷链市场,实际上竞争却很残酷,许多企业都是在勉强维持。国内冷链市场想要取得更好的发展,需要做的改变还很多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