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行业网站作用、推进行业信息工作的通知
行业发展回顾
建国以后,我国陆续建立了一些灌装设备生产厂。但这个时期,主要是一些小型设备,技术比较落后。
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个别专家、学者通过考察从德国带回了饮料灌装生产线技术,并在国内试制成功。该技术后被某企业购买,并迅速制成产品,投放市场,可称为我国第一代具备现代意义的饮料灌装技术。
80年代初,国家开始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灌装技术。先后从德国引进饮料灌装、啤酒灌装等技术。灌装技术当时主要掌握在少数国有企业手中,整个市场也基本呈现卖方市场的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一批中小企业对市场经济表现出无所适从,企业遇到较大困难。一些原来从事机床、农机制造的企业就转到灌装设备的开发制造上。另外,啤酒饮料灌装机械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一些私营企业开始看好这一行业,也加入啤酒饮料灌装设备的生产行列。从业厂商逐渐增多,市场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在这种情况下,啤酒饮料灌装机械行业乃至整个食品包装机械行业迅速扩大,从业厂商和市场规模均快速增长。1981年机械工业部组建了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包装机械委员会,1984年成立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机械专业协会,1989年9月上述两个二级协会合并组建了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国家一级协会,具有社团法人)。以此为起点才真正确立了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成为机械工业部直管的十二个行业之一。相对于中国的机械行业,食品包装机械行业的正式确立晚了32年。
中国的啤酒饮料灌装行业既是一个拥有较长历史的行业,也是一个年轻的行业。现阶段,很多80-90年代甚至90年代末期进入灌装行业的企业已成为行业内的领先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并引领行业先进技术水平。灌装机行业技术水平也大幅提升,大大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许多厂商已经走出国门,将我国啤酒饮料灌装设备远销世界各国。
行业总体状况
2004年度,中国大陆啤酒灌装机行业和饮料灌装机行业市场总量为45亿元人民币。其中,啤酒灌装机械行业的市场总量为15亿元人民币;饮料灌装机械行业的市场总量为30亿元人民币。从近5年的情况来看,啤酒灌装机行业和饮料灌装机行业均保持稳定的增长,啤酒灌装行业基本保持在7-8%的增长水平;饮料灌装行业则基本保持在15-16%的增长水平。考察2004年度的增长情况,啤酒灌装机行业增长加速,年增长率达14.6%,饮料灌装机行业的年增长率为16%。
行业特点企业规模不大,行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在整个灌装机行业,规模最大的企业年销售额也不过4--5亿元,上亿元的企业不足10家。大多数企业的年销售额还在几千万元,甚至几百万元的水平。据统计,2004年,我国啤酒灌装行业和饮料灌装行业市场总量合计仅45亿元,行业总体规模较小。
自80年代以来,不少国有、集体机械制造企业陆续转行进入灌装机械制造行业,他们具备较强的机械制造、设计能力,但缺乏灌装机械制造行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20余年来,多数企业主要是通过测绘仿制来研发和生产产品,新产品研发力量薄弱,在经营管理上也缺乏创新。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私营企业受市场利益驱动进入行业,企业规模小,缺乏专业技术和经验。更有甚者,是直接从机械制造行业以外跳入灌装机械制造行业的,其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就更为薄弱了。目前,行业内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测绘仿制的阶段,稍好的企业也只是简单的消化吸收国外八、九十年代的灌装机械制造技术。
行业内也有少数发展得不错的企业。如:啤酒灌装机械制造行业的南京轻工,在国家的支持下,几十年来多次引进德国啤酒灌装技术,自身积极消化吸收并研发创新,在一些核心技术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饮料灌装机械制造行业的达意隆,1999年成立,现已成为国内饮料灌装机械制造行业的领头企业,重科研、重营销、简化生产的“哑铃式”经营管理模式,使达意隆成为我国饮料灌装机械制造行业的一个奇迹。
总体而论,各企业资金、技术、装备力量相差悬殊,经营管理水平更是相去甚远。除少数企业外,多数处于一个较低的发展水平。
产品线不够完善,成套设备供应能力差
当前,国内啤酒灌装机械制造行业和饮料灌装机械制造行业上规模的企业不多,行业产品虽比较丰富,但具体制造厂商受发展水平所限,产品线不够完善。多数企业主要是以部件或小型灌装设备的形式供给产品,能够承接整条生产线工程的企业为数不多。
由于技术水平的原因,成套设备的整体性能欠佳。灌装机械制造厂商在整线的研发上,综合实力有限,部分单机发展不错,但配套设备发展得不完善,导致整线性能大打折扣。在高端市场,多数企业仅个别设备达到用户需求;在承接工程时,多是以配套设备供应商的角色出现,市场竞争力较差。
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研发创新能力差
我国灌装机械制造行业缺乏知识产权意识。一是表现为对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缺乏专利权保护意识;一是表现为肆意仿造抄袭他人产品技术。很多时候,某个企业千辛万苦开发出新产品,并不是先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而是急急忙忙投放市场,回收资金。投放市场不久,很快就有仿制的设备出现,在短时间内市场上就变化出很多的版本,令用户难辨真伪。开发者遭受巨大损失,想追究其他仿制厂家的责任,也由于没有申请知识产权保护最终只好不了了之。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坚持自主开发的企业也步入抄袭的行列,整个行业就演变成互相抄袭的混乱局面。
我国灌装机械制造行业主要是通过技术引进和测绘、仿制国外设备发展起来的。几十年来,一直重复着这样一个过程:落后-引进-仿制-落后。目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而真正掌握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更是凤毛麟角。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是否应该引进技术、是否应该仿制,而是在于如何正确地看待技术研发。我国灌装机械制造行业有待建立科学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观念,不在乎今天能够赚取多少利润,而应该在乎如何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当把满足用户需求放在第一位,用户自然会慢慢变多,企业自然会慢慢变大、变强。我国灌装机械制造行业应紧紧把握市场的需求,积极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技术和产品,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