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农产品运输途中的损失、提高农产品质量,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可谓一举多得。而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的建立,既需要深化落实《规划》中的各项政策,也需要具体配套措施的出台。今年是落实《规划》的第二年,也是关键年,国家将会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不断加快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
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的建立,离不开基础设施、技术、管理、法规等方面的建设,这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其发展的首要环节。尤其是冷库,它既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中心环节,也是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核心设施。
针对这一环节,国家发改委即将出台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规划》中也提到,要扶持改扩建千万吨冷库。这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无疑是个好消息。
●摸清现状
发展冷库,首先要认清冷库的现状,包括存量、实际需求量、现有技术水平等,而目前,我国冷库实际保有量,还仅仅是“不完全统计”的数字,因为这样的统计,实际上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打个比方,目前冷库保有量的统计好比前些年的人口统计——人口中存在不少“超生游击队”,走到哪里生到哪里,存在大量的“黑户”,而冷库市场也存在这大量的“黑户”。
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形式是一家一户的模式,一些有实力的农民都自建冷库,但这些冷库的规模又都很小,有的只有几十平方米。例如舟山地区,农民多以打渔为生,几乎家家有自建冷库,这使得统计工作很难开展。目前,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的数据,基本上都是对500吨以上冷库的统计。这其中还包括一点:部分冷库可以确定它的存在,却无法确定其运营状况——部分业主为节约成本,其冷库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开一天停一天。
缺乏冷库保有量的准确统计数据,冷链物流发展就失去了根基,尤其区域间现存冷库数据的缺乏,对冷库市场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障碍。也就是说,虽然我国整体冷库需求量非常大,但区域分布非常不平衡。比如个别地区,其保有量已与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企业如果再大量投资兴建冷库,就有可能引起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而部分西部地区,尽管缺口很大,但兴建了也不一定有市场,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关系。
此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统计方法的不统一:有些地方以立方米作单位,有的以吨位作单位,有的以托盘或货位数为单位,这给统计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此,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组织了全国相关的设计研究单位、高校、企业集团和相关专家等进行了反复认真的讨论,并于去年召开了“统一冷库容量统计口径专题会议”。其后,又以中仓协冷字【2009】04号文发至全国相关冷库单位。对冷库容量的统计方法作出了统一规定。2009年开始,全国冷库容量的统计将采用立方米为统计单位。我国的冷库容量统计单位从此也开始与国际接轨。
●倒逼服务
随着冷库需求量的不断攀升,加之冷库的建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而且一些小冷库造价并不是很高,因此,很多企业纷纷投资冷库建设。
以广东为例,广东是全国的食品集散基地,尤以海产品居多。随着近年来海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和食品安全的深入人心,冷库数量快速增长。而政府部门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冷库等项目的建设往往由规划部门统一组织申报、审批,虽然这种做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减少了企业审批程序,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种快速的审批方式,也为不规范冷库建设开了方便之门。
对于企业来说,建造冷库的目的是为了赚取利润,而过于宽松的审批环境,造成了少数冷库建设的不规范、管理不严格。尤其是在一些冷库保有量大的地方,已经出现了恶性竞争的苗头。
比如,为了能够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胜出,赢得客户,冷库企业会千方百计地降低运营成本,往往造成冷库没有封闭月台,或者建了封闭月台而不使用等种种问题,这为冷链的断裂埋下了伏笔。以上海为例,租用一个普通的冷库,上海冷藏库协会给出的指导价格为3~3.5元/吨日,但实际上,目前上海冷库的租用价格平均只有2.7元/吨日。
3~3.5元/吨日是冷藏库协会经过研究,给出的一个冷库保持合理利润空间的价格,但企业以2.7元/吨日的价格租用给用户,还要维持合理利润的话,就有可能影响服务质量的提升。
此外,冷藏库协会对冷库的装卸费、处置费这两部分也有一个指导价格。以上海为例,上海冷藏库协会对处置费给出的指导价是40/吨元,而上海目前的平均价格尚不足30元/吨。这必然会影响冷库管理者在装卸、储存管理(包括库温控制)中的服务质量。尤其是很多新建冷库,大都为单层货架式,货物装卸机械化程度较高,服务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货物的耗损和破坏。长此以往,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价格低了,服务肯定差;冷库的服务差,其租金价格自然就上不来。
归根到底,冷库的使用是一个价格与服务的问题,而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不断加强对冷库使用者的质量教育。冷库使用者的要求高了,就会倒逼冷库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冷库市场才会进入良性竞争的局面。
●适当扶持
中小企业如火如荼地建设冷库,很多大企业也跃跃欲试,他们却多少心存些顾虑——其动辄上万吨的项目,不得不谨小慎微。但目前,国家对企业投资建设冷库的相关扶持政策还不明朗,如冷库用地目前还按照工业用地征税、冷库企业营业税等税收仍居高不下,加之农产品冷库的收益率比较低等,这大大影响了企业兴建冷库的积极性。
因此,国家应该降低各种费用,对冷库从技术、资金、税收等方面进行扶持。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开始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如中央储备肉冷库完全由国家投资。当然,所有的农产品冷库都由国家出资兴建是不可能的,但国家可以设立专项冷链物流扶持资金,对大的冷库项目进行扶持。比如,对于大型的冷库企业、开展新型运营方式的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进行税收的减免和优惠,而对于落后的中小型冷库仍按照现行税率征税,这样可以鼓励大的、新型的冷库企业快速发展,并淘汰一部分落后企业,从而做大做强冷库企业。
相比政府部门,冷链物流行业协会要做的工作更多。但是,目前的冷链物流行业协会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随着冷链物流的炙手可热,所谓的冷链物流会议、论坛数量逐次攀升,往往使企业应接不暇。
最为关键的是,有可能协会开了太多的会、企业花了不少的钱,却并没有达到交流沟通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行业协会要踏踏实实地做一些研究,为企业提供一些实在的帮助,代表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行业鼓与呼,尽量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另外,建议食品物流的相关协会间,应建立一个合作机制,相互整合一下要召开的行业会议,不要重复召开相同的会议或论坛,并在会议上给企业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在充分了解了企业的需求和行业现状后,协会还要通过相应渠道,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以起到企业和政府间的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