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备受关注的西南旱情导致受灾人口逾6000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500万公顷,其中100万公顷良田颗粒无收。受此影响,全国粮食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笔者认为,本次旱灾对调味品行业的影响主要是部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部分香辛料价格上涨,复合型调味料生产成本受影响。西南地区是我国辣椒、花椒的主要产地之一,本次贯穿夏、秋、冬、春四季的旱情导致了相关产品的整体减产。除此之外,以西南地区为主产区的八角、桂皮、胡椒、迷迭香等原材料价格在旱情发生后均有所上扬,以其为原料的复合型调味料,如火锅底料、汤料、调味酱料、方便面调味料等价格均受波及。
第二,部分食品配料价格上涨。西南地区一直以来是我国的调味品主要产区之一,川、渝地区更是老牌的调味品生产大省。作为川、渝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胡豆、豇豆、萝卜、青菜等产品的减产导致了相应产品价格上扬,并最终影响以其为原料的豆瓣、泡菜、榨菜的生产成本。同样,云南作为我国野山菌的主要产区之一,受本次旱情影响,菌类产品价格涨幅明显,对一些火锅底料企业来说成本有所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原材料价格上涨很大,但调味品市场价格变化并不大。笔者采访部分西南调味品企业发现,企业应对原料价格上涨呈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一些有先见的调味品企业因准备充分而受影响不大。许多企业从大蒜、生姜价格的波动中吸取了经验,为保障生产成本不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过大,对于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扬均采取了防范措施,如成都大王酿造、四川清香园等企业,均对主要原料提前存货,或与供应商提前签订固定价格协议等,因此并未受太大影响。还有一些有实力的厂家建立了自己的原材料生产基地,以规避市场波动风险,以四川省吉香居食品为例,公司在眉山有自己的种植基地,而眉山受旱灾影响较小,而其它主要原料有年前的固定价格协议做保障,因此受影响不大。另一方面,一些中小企业面对成本迅速上涨却不敢涨价。“不敢涨,我们是小品牌,涨价了市场肯定不接受,只能熬过这一阵,等原料价格降下来再说。”一位中小企业老总在谈到涨价问题时无奈地回答到。
从中国调味品协会获悉,2010’中国国际调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览会(CFE2010)作为调味品界最专业展会,本次展会主题确定为“应时而变 重塑战略”,组委会建议企业:调味品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行业面临的新的宏观经济变化,未雨绸缪,积极调整和完善企业的发展战略,积极拓展原料采购渠道,走产品品牌化路线才能最终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